西高院新業務佈局提速:已涉足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與低空經濟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日前,西高院(688334.SH)如期舉行2023年年度業績說明會。

得益於檢測業務增長,西高院2023年實現營收6.02億元,同比增長15.53%;歸母淨利潤爲1.62億元,同比增長24.56%。同時,該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57元(含稅)。

值得注意的是,西高院背後是我國特高壓設備頭部企業之一的中國西電(601179.SH)。中國西電爲西高院的控股股東,青島海洋電氣設備檢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海洋)爲西高院持股50%的合營聯營企業,西高院、中國西電均將青島海洋認定爲關聯方。

正因此,2023年6月初被分拆上市時,西高院便對同業競爭問題做出承諾,包括收購河南高壓所。

在業績說明會現場,該公司表示:“就該事項和控股股東密切溝通,積極推進同業競爭問題的解決,具體工作進度尚未達到公告標準。”

新業務佈局提速

公開資料顯示,西高院主要從事高壓開關、絕緣子、避雷器、電容器、變壓器、互感器、電抗器、電力電子設備、低壓電器等輸電、變電及配電領域電氣設備檢驗檢測。

具體業務層面,2023年該公司利用常州、青島等地理位置佈局新能源、海上風電、儲能等領域。上半年,公司在常州開展直流GIS長期帶電、10kV/35kV 7.5MW(風光)儲能設備電性能測試平臺建設;在青島開展海洋電氣設備及電力電子新能源領域相關業務。

上述子公司營收水平也成爲市場關注的重點。

據悉,僅上半年,從事高壓電器設備檢驗檢測業務的常州公司就錄得2356萬元營收,淨利潤爲481萬元;青島公司側重海洋電氣設備檢驗檢測業務,營業收入達1871萬元,淨利潤爲9萬元。

西高院公司人士在業績會現場表示:“在2023年超6億營收中,沈變院實際貢獻營收9251.29萬元,淨利潤1546.30萬元,經營業績同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從營收構成來看,西高院新能源檢測業務增收比例較高。

對於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市場業務佈局,該公司進一步表示:“公司具備充電樁模塊的檢測能力且已有在手訂單,如通信模塊、功率單元模塊及連接裝置等。公司募投項目包括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移動檢測平臺,開展電動汽車交、直流充電設備現場檢測技術研究,完成充電樁的現場檢驗、年檢、抽檢等能力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該公司完成超精度光儲變流器測試平臺建設,並通過了光儲變流器及電化學儲能電池測試CNAS/CMA 資質擴項。

同時,西高院完成國內首臺風電機組暫態電壓優化控制技術的現場測試、陝西首臺風電機組結構化建模寬頻阻抗現場試驗,以及多個儲能電站的電池抽檢試驗。

伴隨着特高壓投資提速,國內電氣設備檢驗檢測市場容量逐步增加。圍繞主營業務,西高院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低空經濟無人機行業等多個熱點概念引發市場關注。

對此,西高院也迴應道:“公司具備普通無人機以及電力巡檢無人機的檢測能力,並已簽訂訂單。但公司檢驗檢測服務對象主要包括高壓開關設備、繞組類設備、電力電子設備、輸變電輔助設備及材料以及其他電氣設備。”

重大項目方面,依託該公司籌建的“國家輸配電裝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也已通過驗收。伴隨着檢測業務市場拓展加速及重大項目逐步投產,西高院業績走勢被長期看好。

特高壓投資提速“帶火”檢測服務

作爲中國西電旗下檢驗檢測服務商,西高院營收利潤雙上漲的背後是超特高壓產品訂單量上漲,特高壓電網建設進一步加速。

此前國家電網提出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到2025年實現華北、華東、華中和西南特高壓網架的全面建成,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建特高壓工程“24交14直”,涉及線路 3萬餘公里,總投資 3,800 億元,較“十三五”大幅度提升。

而特高壓電網建設涉及的環節較多,不僅包括高壓電氣開關設備、換流閥、線纜、變壓設備等硬件的需求,同時也可帶動智能化終端、智能芯片等需求。

事實上,在我國從事電力檢驗檢測領域的機構中,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低,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檢測機構相對較少,業務規模達到億元以上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數量少,大型項目多被實力較強的機構承接,市場競爭較爲分散,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

而在“雙碳”戰略推進與新能源迅速發展的當下,大量風電、光伏、水電項目加快建設,特高壓輸電線路作爲新能源基地的外輸通道引發諸多關注。

據悉,僅2024年1-3月我國變壓器累計出口93.3億元,同比增長30.1%。目前西高院已具備 500kV及以下變壓器類產品全部類型試驗檢測能力。截至目前,經該公司檢測認證的變壓器設備已有部分銷往歐美等國家地區。

對於未來業務佈局,西高院表示,公司擬提升傳統檢測業務佈局,增加一次設備檢測市場空間,提升交、直流高壓輸配電設備試驗檢測能力,發展二次設備檢測市場。公司擬於未來實現業務範圍涵蓋高/中/低壓、輸/變/配電、一/二次電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