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高壓氧提高學習成績?當心適得其反

秋實

每年六七月份,隨着中考、高考以及中小學生期末考試季來臨,高壓氧治療總會被不少家長提及。爲了讓孩子隨時能接受高壓氧治療,有些家長甚至不惜購置家用高壓氧艙。專家認爲,目前尚無嚴謹的證據證明吸高壓氧可以提升成績,要解答這一問題,還需設計科學的大規模研究。考試成績的提高不僅需要清晰的頭腦,更與知識儲備、努力程度等因素有關,高壓氧治療並非應試“秘笈”。(5月14日《北京青年報》)

沒想到平日裡的玩笑話“快上我的氧氣瓶”,如今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流行起來。繼辦公室跟風“吸氧提神”之後,這股風以更強的力度刮向校園,並且受追捧的產品由普通的便攜式氧氣瓶變成高壓氧艙等設備,相關產品在網上銷量大增。以至於部分搶不到貨的家長開始擔心孩子會不會“輸在吸氧的起跑線上”,進而更加盲目跟進,不斷加劇家用高壓氧艙的市場火爆程度。

高壓氧治療是一種重要的治療項目,很多醫院都建有高壓氧艙。搶救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毒的患者,以及因爲溺水、過敏等導致喉頭水腫的患者等,可迅速將其送進高壓氧艙進行搶救和治療。一些肺功能很差(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的患者,在沒有禁忌症的情況下,也可使用高壓氧進行輔助治療。這一治療項目的專業性較強,如今卻變得大衆化和生活化,是技術濫用的一種體現。

不排除高壓氧對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效果,因爲即使隨機確定一個具有一定數量的人羣,其中也會出現一些具有高壓氧治療適應症的人。但醫學是特別講證據的,只要尚無嚴謹的證據證明可以提升成績,就不能隨意超適應症使用,更不能不經診療,任由家長決定是否使用。

若單純從理論上看,健康人在順暢呼吸的情況下,血氧飽和度處於95%-99%,就算給健康孩子高壓“加氧”,影響也很有限。更何況當前市場上的家用高壓氧艙達不到高壓的條件,家長花了大價錢,或許還不如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管用。

提升孩子成績的效果不確定,但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卻不容小覷。醫院對患者實施高壓氧治療,需要經過相應的身體評估,假如患者的血壓過高,或者出現呼吸道感染、開放性氣胸等疾病,就要禁止使用高壓氧治療。此外,一個人只要連續大口喘氣之後就會感到頭暈,是因爲呼吸具有調節人體酸鹼平衡的作用,過度換氣和過量、過快、過濃吸氧,可能導致體內氧氣和二氧化碳比例失衡,進而出現症狀。凡事過猶不及,讓孩子接受高壓氧治療時,別儘想美事,卻不顧壞處和風險。

現在教育競爭激烈,很多學生“內卷”厲害,部分家長也表現得十分焦慮,並以不同的方式給孩子施壓,就連吸氧也選擇了“高壓”模式。給孩子施壓的手伸進了醫療技術領域容易適得其反,可能導致家長期望的效果沒有出現,卻遭到醫療技術的反噬。對此,家長應當保持足夠的謹慎。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