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冰》原型:兩年製毒31噸,毒品只銷往國外,警方追捕9年抓獲

爲與您分享更多內容,請在瀏覽文章前關注作者,感謝您的支持!

隨着電視劇《獵冰》的熱播,張頌文在劇中再次過了一把“大哥”癮。

張頌文在劇中扮演一名罪大惡極的大毒梟,而他所扮演的人物卻是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

電視劇《獵冰》中張頌文所飾演的角色,正是有“中國第一大毒梟”之稱的劉招華。

劉招華自幼學習突出,對化學頗感興趣,但他卻將自己擅長的化學用在了製作冰毒上。

短短兩年時間,劉招華便生產了31噸毒品,生產量之大令人咋舌。

或許是僅存有一絲良知,亦或是爲了躲避警方的追查,劉招華製作的毒品只銷往國外。

劉招華奸詐狡猾,行事小心謹慎,警方追捕了9年纔將其緝拿歸案。

劉招華是如何一邊製毒販毒,又一邊躲避警方的追捕?

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化學天才,淪落成爲了震驚國內外的大毒梟?

1965年,劉招華出生於福建省福安市賽岐鎮。

劉招華家中共有五個姐妹,他排行最小。

由於家境貧寒,再加上家中子女衆多,劉招華的父親一直靠着賣豆腐養活着一大家子人。

由於在家中排行最小,劉招華得到了比哥哥姐姐更多的關愛。

在親戚和鄰居眼裡,劉招華從小便是一個聰明好學,乖巧懂事的孩子。

然而,這樣的幸福生活只維持了幾年,就因家中突遇變故而支離破碎。

劉招華12歲那年,父親因突發疾病離世,家裡的重擔全部落到了母親身上。

母親要獨自撫養5個孩子,最終積勞成疾,也病倒癱瘓在牀。

父親突然因病離世,母親又癱瘓在牀,接連的變故對劉招華打擊很大。

爲了照顧癱瘓的母親,兄妹5人商量後便決定,由劉招華一邊讀書一邊照顧母親。

其餘的四個哥哥姐姐便外出打工,一邊掙錢供劉招華讀書,一邊努力給母親掙醫藥費。

劉招華也沒有辜負哥哥姐姐們的厚望,他的學習成績優異,經常在學校獲得各類獎項。

在中學時期,劉招華對數理化特別感興趣。

尤其是化學,他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天賦。

家中有很多化學方面的書籍,劉招華把生活費都省下來購買相關書籍。

雖然劉招華留在家中幫忙照顧母親,哥哥姐姐靠打零工賺取生活費。

然而,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劉招華最終無法繼續學業。

最終劉招華在學習優異的情況下,高二就選擇了輟學。

生活的拮据,讓他從小就對金錢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渴望。

他無時無刻不在幻想自己能賺大錢,讓一家人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1983年11月,劉招華應徵入伍,成爲武警福州邊防支隊的士兵。

劉招華入伍後由於表現突出,受到了領導的重視,被視爲重點培養對象。

他的前途原本一片光明,然而,一次貪污行爲卻斷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1989年,劉招華從部隊轉業,進入福安法院擔任法警。

作爲家裡的頂樑柱,他時常寄錢回家。

但靠法警的微薄收入,生活只能維持在溫飽水平。

這種狀況顯然無法滿足,劉招華渴望出人頭地、追求富裕的慾望。

爲了改變貧困的現狀,他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招商引資的客戶。

在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招商引資是國家政策的重點,劉招華所在的單位也不例外。

由於思維敏捷、處事圓滑,劉招華得到了領導的賞識,於是負責招商引資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幾名商人,並因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劉招華在負責招商引資的工作中,逐漸結識了一位名叫陳道中的臺灣商人。

陳道中爲人爽快,出手闊綽大方,經常請劉招華吃飯喝酒。

一來二去,兩人漸漸熟絡,劉招華也對這位神秘的臺灣富商充滿了好奇。

劉招華不禁在心裡產生疑問,陳道中究竟是做什麼生意的,竟然可以這麼有錢。

帶着滿腹的疑問,在一次酒足飯飽後,劉招華藉着酒勁不禁向陳道中問到:

“陳哥,你究竟是做什麼買賣的啊?你這麼有錢,不如帶一把小弟。”

聽到劉招華對自己的“生意”如此感興趣,陳道中看着他笑起來。

聽到劉招華主動提出“帶帶他”,陳道中從貼身的包裡拿出一小包白色粉末。

“小兄弟,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陳道中意味深長的問到。

劉招華內心狂跳,直覺告訴他這是毒品,但是他又不敢相信眼前的這包白色粉末就是毒品。

看到劉招華手足無措支支吾吾,陳道中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可是好東西,這麼一小包就值好幾萬塊錢。”

聽到陳道中說,這一小包白色粉末就能賣幾萬塊錢,劉招華不禁被驚得張大了嘴巴。

但是金錢的誘惑實在太大,劉招華只是怔了片刻,便繼續向陳道中“討教”起來。

看到劉招華頗感興趣,陳道中便向他拋來“橄欖枝”:

“這個東西來錢快,但是風險大,你敢不敢做?”

此時的劉招華早已被利慾薰心,他已經全然顧不上什麼危險,也顧不得是否犯法。

在他的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自己要賺大錢!

其實,陳道中對劉招華的化學天賦早有耳聞。

看到劉招華有意想與自己“共事”,陳道中便給了他200克的“黃麻素”。

劉招華明白陳道中的用意,於是他專門在外租了一間民房用於“研究”。

劉招華自己也沒有想到,僅用了半天時間,他便用陳道中給自己的“黃麻素”,提煉出了高純度的“安非他命”。

劉招華拿着提煉出的毒品找到陳道中時,陳道中給了他這輩子都沒有見過的錢。

當看到如此這麼輕鬆,便可以賺到這麼多錢,劉招華義無反顧的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1995年,劉招華從法院辭職,開始全身心投入到他的“事業”中。

劉招華經過一次次的反覆實驗,終於通過化學合成,提煉除了高純度的冰毒。

爲了更方便製造冰毒,劉招華租下了偏遠地方的一處廠房。

表面上他對外謊稱自己是在製作名叫“洋蔥晶”的保健品,其實是在私下製作冰毒。

此時的劉招華憑藉着自己的化學天賦,將冰毒提煉的純度越來越高,純度甚至一度高達95%。

雖然製造出了高純度的冰毒,但是劉招華卻苦於沒有“銷路”。

就在這時,劉招華遇到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這個人就是陳文印。

陳文印表示可以通過自己的關係,將劉招華製作的毒品售賣到日本和美國。

確保有了銷路後,劉招華開始大批量製造冰毒。

短短一個月時間,劉招華便製作出了30公斤高純度的冰毒。

陳文印將這30公斤冰毒賣到了日本,而劉招華也得到了一筆鉅款。

有了這一次愉快的交易後,劉招華和陳文印便開始了合作之路。

劉招華生產出的冰毒純度高,頗受海外市場的歡迎。

但是他和陳文印的合作,卻有一條“鐵律”,那就是絕不賣給國人。

劉招華深知自己製毒販毒是罪大惡極,但是他卻再三叮囑陳文印,他製作出的毒品只能銷往國外。

陳文印也按照劉招華的要求,每次製作出的毒品只賣到國外。

就這樣劉招華和陳文印兩人之間合作越來越有默契,一個負責製作,一個負責銷售。

隨着“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大,劉招華的製毒規模也越來越大。

短短兩年時間,劉招華便生產了31噸冰毒。

我國法律規定,販賣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便可以判處死刑。

按照劉招華這個製毒量,他被判處60萬次死刑也不爲過。

劉招華似乎迎來了自己人生的巔峰,他終於賺到了花不完的錢,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

但是在他瘋狂製毒的背後,警方也悄悄注意到了這個“大毒梟”。

雖然劉招華製作的毒品只銷往國外,但是他們的一言一行仍受到警方的關注。

1996年12月,陳文印在一次與中間人交易時,不慎被警方抓獲。

一開始警方審訊時,陳文印並沒有如實交待劉招華製毒的犯罪事實。

然而當陳文印被判處死刑後,他擔心驚懼,夜不能寐。

於是他主動供出了劉招華製毒,以期能爲自己減刑。

根據陳文印的供詞,警方順藤摸瓜,掌握了不少劉招華製毒販毒的犯罪事實。

爲了早日將劉招華這個“大毒梟”緝拿歸案,警方專門發佈了對劉招華的通緝令。

自從陳文印被捕後,劉招華許久未和他能取得聯繫,這時聰明的劉招華便嗅到了一絲危險的味道。

察覺到事情不妙後,劉招華便關掉了製作“洋蔥晶”的工作,帶着錢連夜潛逃了。

劉招華前腳帶着錢潛逃,警方後腳便查封了他的製毒工廠。

警方在劉招華的工廠內發現了大量製毒工具,警方這才察覺這並不是一起簡單的製毒販毒案。

劉招華一路潛逃,靠着自己當兵時的反偵察能力,一路多次逃避了警方的追捕。

踏上逃亡之路的劉招華,一邊躲避警方的追捕,一邊仍繼續製毒販毒。

當劉招華潛逃至普寧時,又認識了一位販毒的商人陳炳錫。

陳炳錫在當地販毒多年,有着龐大的人脈和交際圈。

陳炳錫對外的身份是塑料廠的老闆,於是劉招華便隱藏在他的塑料廠裡,繼續製作毒品。

然而由於陳炳錫的塑料廠設備簡陋,劉招華只生產出了一噸冰毒,便無法繼續生產。

1998年,爲了躲避警方的抓捕,同時改善生產毒品的廠房設備,陳炳錫便將工廠挪至了寧夏銀川。

躲避到新的地區,也更換了新的廠房和設備,劉招華僅僅一個月時間,便製造出了20噸冰毒。

這一次劉招華研製出的冰毒純度高達99%,這也讓陳炳錫將這批毒品賣出了天價。

爲了躲避警方的檢查,劉招華將這批毒品僞裝成保健品的包裝。

然後由陳炳錫發往沿海地區,再由海運的方式銷往日本等地。

劉招華被警方通緝後,一直東躲西藏過着逃亡的日子。

他不僅憑藉着反偵察能力多次逃脫警方追捕,逃亡路上也沒有耽誤自己的“製毒大業”。

自從1998年,劉招華將製毒工廠挪至寧夏銀川后,他的“事業”簡直迎來了“巔峰”。

僅1998年至1999年兩年時間,劉招華便製造除了31噸冰毒。

劉招華和陳炳錫也因此非法獲利,高達2700萬元。

劉招華在暴利中野心越來越大,他甚至揚言要讓自己製作的冰毒遍佈全球。

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就在劉招華計劃自己全球販毒市場的版圖時,還是出現了紕漏。

1999年11月,廣州警方在追查一輛運毒車時,意外發現了這批毒品是由劉招華製作的。

警方順着這條線索,找到了陳炳錫在廣州藏匿毒品的倉庫。

警方對倉庫進行了搜查,竟然在這個倉庫內發現了多達11噸的冰毒。

查獲如此大批量的冰毒,不僅是中國禁毒史上的一次突破,也是劉招華走向滅亡的開始。

劉招華得知藏匿毒品的倉庫被警方查封后,便買了一輛自行車,騎着自行車逃離了廣州。

就這樣,劉招華騎着自行車,若無其事的在警方的眼皮子底下逃離了廣州。

他騎自行離開廣州後,又搭乘出租車前往廈門,然後再次換車前往武夷山。

來到武夷山後,當地毒販接應了劉招華,並在他們的協助下,劉招華又前往了青島躲避。

1999年11月,來到青島的劉招華在當地的水產碼頭隱蔽處租住了一間民房。

爲了躲避警方的追捕,劉招華承包了十家當地的福利彩票銷售站。

他一邊以彩票站老闆的身份過起了隱居生活,一邊不再繼續製毒,靜待風頭過去。

轉眼到了2000年,謹慎狡猾的劉招華再次從青島逃亡至桂林。

這一回,放鬆了警惕的劉招華不願再過着隱居生活。

而是以妻子的名義,在桂林市區購買了一套三層別墅。

2001年,劉招華又在桂林成立了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劉招華擔任這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對外的身份只是個企業家。

通過接連的藏匿、洗白,隨着時間的推移,劉招華似乎爲自己找到了合適的虛假身份。

劉招華的逃亡之路不僅充滿了驚險,也充滿了離奇。

在青島承包福彩彩票站期間,劉招華無意間購買彩票,竟然中過100萬元大獎。

在桂林成立生物科技公司期間,劉招華見義勇爲抓住三個小偷,甚至一度被媒體報道,登上了《桂林晚報》的頭版頭條。

劉招華的逃亡路上,一邊以通緝犯的身份四處藏匿,一邊又以各種身份出現在公衆的視線中。

不得不說劉招華具備超強的反偵察能力,其心理素質也非常人能比的。

雖然狡猾的劉招華已經有了合理的身份,但是他仍然未躲過警方追捕的視線。

2005年3月5日,在警方折服調查許久之後,劉招華最終在福建被警方成功抓捕。

在經歷了9年之久的逃亡之路後,一代毒梟劉招華終於落網,結束了自己的逃亡生涯。

當劉招華被捕時,面對一衆緝毒警察,他不僅沒有一絲慌張,甚至還面帶微笑。

也許是逃亡多年,劉招華心知肚明自己早晚都會落網,因此心裡也早有準備。

但是面對警方的抓捕能如此淡定坦然,也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

劉招華被捕後,面對警方的審訊,他說出了一套“驚世駭俗”的言論。

劉招華告訴警方,自己的毒品只賣給外國人,絕不賣給國人。

“當年外國人用毒品打開我們的國門,現在我也用毒品打開他們的大門。”

因此他自稱自己是個有“愛國情懷”的人,即便犯罪落網也不認爲自己有錯。

雖然劉招華自諭愛國,堅持自己製作的毒品只賣給外國人。

但是他製造販賣的毒品數量巨大,很難確保不會被中間人倒賣至國內。

即使劉招華再自稱自己如何“愛國”,卻無法掩蓋他製毒販毒的事實。

劉招華依法被捕後,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法院依法對其判處了死刑。

2009年9月15日,劉招華依法被執行死刑。

至此,“中國第一大毒梟”的人生最終草草落幕。

你對“中國第一大毒梟”劉招華的故事有何看法?

你認爲他是真的具有愛國情懷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