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雁塔區總工會創新實施“點線面”工作法 推動維權服務“提檔加速”

來源:中工網

“真感謝你們,這件事終於有結果了,我們一家人心裡的石頭總算落地了。”1月24日,工亡員工鄭春平的女兒在案件調解結束後,對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總工會駐區法院調解員韓周悅感激地說道。

近年來,雁塔區總工會以法治化建設爲核心,創新構建“點線面”工作法,深化“關口前移”預防機制,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推動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實現“提檔加速”,累計受理勞動爭議案件4459件,成功調解1757件,爲職工挽回經濟損失6200餘萬元,爲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維護職工權益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點線面”協同發力

鄭春平生前在西安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雁塔分公司擔任環衛工一職,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搶救無效死亡,被認定爲工亡,而物業公司並未爲其繳納工傷保險,鄭春平子女及其配偶向法院提起訴訟。工會在法院設立的訴調工作室及時介入,經過調解員多次溝通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由物業公司分期支付工亡待遇65萬元。

此案能夠順利實現“案結事了”,得益於雁塔區總工會創新推出的“點線面”工作法。

近年來,雁塔區總工會堅持從“點”上發力,着力打造勞動關係調解站、庭、室,在產業園區、重點企業等“關鍵點”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工作站;與區法院建立勞動爭議巡回法庭,以典型案例爲宣講題材,進行普法宣傳;同時,建立“勞模張興無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和“韓周悅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形成各具特色的勞動爭議解紛陣地。

在強化“點”上調解的同時,雁塔區總工會還注重“線”上的延伸。通過建立區總職工服務中心、街道(社區)職工服務站、企業職工服務點,構建區、街、企三級爭議化解網絡,實現調解組織全覆蓋。

“我們通過建立‘工會+法院+人社+司法’聯動機制,打造裁前、訴前、訴中全流程調解平臺,讓各部門、各行業、各區域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到維權服務中,做到‘面’上覆蓋,拓寬多元維權調解廣度。”雁塔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範靖說。

“剛柔並濟”源頭監督

“女職工生育給予90天假期,勞動合同中關於工資條款有約定但未實際填入工資金額,勞動合同中沒有年休假規定……”翻開雁塔區總工會對陝西某測控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勞動用工法治體檢報告書》,上面記錄着企業在勞動合同、女職工產假和職工帶薪休假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風險。

雁塔區總工會發揮資源優勢,由工會幹部、法律顧問、勞動監察員等人員組成法律服務隊,深入企業開展法治體檢,針對用工管理、勞動合同、社保繳納等環節“把脈問診”“對症下藥”規範發展。

“企業用工合規了,糾紛自然就少了。”範靖說,截至目前,累計爲210家企業提供“一對一”上門體檢服務,投入資金37萬餘元,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勞動爭議。

既有支持企業合規發展的柔性服務舉措,同樣也有對違反勞動法律監督進行懲戒的“硬核”手段。

雁塔區總工會與區檢察院簽訂協作協議,推動“一函兩書”制度落實。2024年,對4家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企業開具“一函兩書”4份,要求企業限時整改,推動完善制度、規範用工。

打造專業化調解隊伍

保潔員張某某在某物業公司工作18年,單位始終未繳納社保,仲裁敗訴後,張某某提起訴訟。經工會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公司一次性支付社保損失,糾紛圓滿解決。

陝西某高科技術有限公司因資金鍊斷裂拖欠員工工資及社保,引發集體訴訟。工會調解促成企業與員工達成“分期支付拖欠工資+經濟補償”的協議,和氣解決糾結,避免矛盾升級。

這些案例背後,離不開雁塔區總工會“五大員”人才隊伍的默默付出。

如何加快勞動爭議調解隊伍建設步伐,確保及時、高效處理各類勞動糾紛?建立以普法宣傳員、勞動爭議調解員、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集體協商指導員、勞動領域政治安全信息員爲主的“五大員”人才隊伍,正是雁塔區總工會的破題之舉。

截至目前,雁塔區總工會累計培訓法律監督員和勞動爭議調解員2153人次,取得調解員證書287人,區、街兩級調解員55名,企業兼職調解員300餘名。

通過參與接訪、案件調解、法治體檢等實踐,不斷提高“五大員”人才隊伍業務能力,爲勞動爭議調解注入持久動力。

雁塔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張苗苗表示,區總工會將堅持以職工爲中心的工作導向,持續深化法治化建設,推動維權服務向基層延伸,爲職工撐起權益“保護傘”,爲企業發展注入“和諧動能”,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陝西工人報全媒體記者 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