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奕蓉、戴雅芝到高雄夜遊 母女情深寫交換日記

吳奕蓉(左)和戴雅芝在《泳夜》中飾演母女檔。(雄影提供)

導演林柏瑜(左)指導吳奕蓉演戲。(雄影提供)

高雄拍短片《泳夜》本月於高雄殺青,由新銳導演林柏瑜執導,聚集以《大桔大利闔家平安》榮獲金鐘視後的吳奕蓉,新秀演員戴雅芝,共譜一段關於失去與和解的生命故事,以及悲喜交織的母女情,將於2023高雄電影節世界首映。

導演林柏瑜擅長透過鏡頭,去探究、排解、昇華生命中難以忽視的創傷。 2020年電影短片《少年阿堯》即嶄露頭角,呈現一名目睹父親死亡卻無力挽回的見證者,入圍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隔年高雄拍獎助作品《看海 》則極力刻畫着揹負重擔者那份赴死的決心,入圍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並一舉挺入國際,入圍第25屆布魯塞爾電影節。

延續前作的情感連結,《泳夜》關注生者對亡者的綿長思念。故事靈感源於林柏瑜生命經歷,一場與離世20年父親相聚的夢境讓他體悟到生死間緊密的關聯,深入研究探訪後,林柏瑜發現有許多人和他一樣,在親人離世後,難以從過往時光或是沒能及時救助的愧疚及傷痛中走出來,因此希望藉由《泳夜》,探索夢境的可能、電影的邊界,成爲人們抒發情緒的出口,讓生者與死者再次重逢,帶來對話、和解與療愈的可能。

吳奕蓉在片中飾演一名因失去女兒而難以走出傷痛的母親,她分享首次演出短片歷程,認爲這個⾓⾊在短篇幅中承載了巨⼤悲傷、歉疚與疑惑,無處安放的情緒時常在夢境和現實間徘徊,這樣充滿情緒張力的角色非常吸引她,與飾演女兒的戴雅芝在海里、浴缸的對手戲,對她來說極具挑戰,因爲在水裡身體狀況不定的情況下,情緒堆疊相對不易,爲確保每次演出都像是第⼀次爆發,2人都做足功課。

熱愛戶外運動的戴雅芝,13歲的年紀已展露青少女成熟中帶有靈氣的神韻,林柏瑜形容她冷靜沉着的眼神中閃爍着光芒,讓人有種想一探究竟的特質,也很高興有戴雅芝賦予女兒角色超乎預期的色彩。戴雅芝在讀完劇本便被故事迷人夢幻的氛圍吸引,而對她來說,摸黑在海里拍的殺青戲可以說是「刻骨銘心」的經歷,從一開始冰冷刺骨到與戲中母親吳奕蓉相伴玩水,享受這難得而珍貴的泳夜。

而爲詮釋母女角色,開拍前吳奕蓉和戴雅芝也寫交換日記,一起吃飯、打球,體驗許多母女的「第一次」,戴雅芝也透過閱讀心理諮商師的田調訪談,作足揣摩角色的功課,而讓她們最印象深刻的是一場在高雄美術館取景的夜遊戲,2人在高雄⼤街上溜着滑板、騎單車,享受繁華都市的靜謐夜晚,母女的獨處時刻如夢境般美好卻又真實,成爲幸福珍貴的魔幻時刻。

《泳夜》描繪親人間矛盾卻密不可分的情感連結,以惆悵而詩意的視角探索着生命創傷。林柏瑜以往的創作,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走向了少部分的他者,這次則以《泳夜》迴歸到悼念亡者的自己,期盼能夠療愈有着相似生命經驗的觀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