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北京市屬公園“紅色遊”再升溫

來源標題:五四青年節公園“紅色遊”再升溫

記者昨日(4日)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五一”假期第四天,北京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接待遊客67.6萬人次,遊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頤和園、天壇公園、動物園。當天正值五四青年節,不少市民遊客到香山、頤和園、陶然亭、中山公園等市屬公園追尋紅色印記,市屬公園“紅色遊”持續升溫。

走進香山公園雙清別墅、來青軒等8處革命舊址,觀衆們瞻仰老一輩革命家辦公居住地,深切緬懷豐功偉績、感悟初心使命。小長假期間,香山公園開啓了“勞動教育月”系列活動。黨的二十大代表、香山公園紅色文化宣教員賈莉,“全國工人先鋒號”雙清別墅班班長姜楠向來自海淀區第四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分享個人成長經歷,講述班組奮鬥故事。公園園藝工程師與學校的老師共同爲同學們講勞動教育課,講述關於熱愛勞動的紅色故事,組織同學們在雙清別墅東側平房的小菜園內開展蔬菜種植體驗,引導青少年躬身實踐,用勞動賦能成長,在實踐中接受教育。

據悉,小長假期間,香山公園在香山革命紀念地8處革命舊址提供定時義務講解服務,發放宣傳摺頁,進行集章打卡,使遊客們在集章過程中全面瞭解中共中央在香山爲新中國奠基的歷史篇章,傳承香山紅色文化。

頤和園益壽堂正在展出的“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題展覽”,以豐富的文獻史料和現代化展陳手段呈現了益壽堂是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一個重要落腳點,見證了益壽堂晚宴是民主協商建國的一次交心聚會,向觀衆講述頤和園作爲中共中央進京“趕考”重要落腳點的光輝歷史。觀衆們駐足凝視歷史文物,跟隨講解員到實景中對比歷史圖片、實地重溫黨的趕考歷史,紛紛舉起相機拍照,沉浸式體驗,汲取奮進力量。

據瞭解,頤和園圍繞專題展覽,推出“1+N”定製紅色課堂服務,假日期間推出“紅色之旅”主題服務,爲觀衆提供義務講解,通過紅色知識問答的形式,加深觀衆對中共中央進京“趕考”這段歷史的瞭解。園方還配套推出了紅色文化宣傳產品、印章等,團隊預約的體驗者可憑“准考證”參加知識答題,領取“光榮證”。

現場

陶然亭公園青年團員講述紅色歷史

“願你自信:你是很有力的,一切的不滿意將由你自己的力量破碎了……”昨日,陶然亭公園的團員青年在高君宇烈士墓前,滿懷熱情地朗誦《我們搶上前去迎接未來的文化吧——高君宇致石評梅的一封信》,將現場的人們帶回了那個充滿熱血與激情的年代。

當天,陶然亭公園開展“紅色精神潤學子——錚錚學子陶然行紅色實景課堂系列活動暨紀念五四運動105週年”主題活動。活動邀請共建院校青少年志願者、西城區第三屆青年聯合會委員與公園團員青年,在高君宇烈士墓、慈悲庵兩處革命舊址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爲市民遊客講述公園裡的紅色故事,以實際行動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爲傳承紅色精神貢獻青春力量。

在慈悲庵景區,陶然亭公園團員青年志願者爲遊客講述紅色歷史,引導遊客有序參觀、文明觀展。公園團委書記陳斯介紹:“近年來,陶然亭公園持續開展紅色研學思政宣教、青少年紅色講解志願服務等活動,邀請學生走進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公園紅色講解員一起,爲遊客進行義務講解、遊覽諮詢等志願服務。今後,陶然亭公園將繼續強化校園基地雙向互動,爲更多青少年開設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誌願講解、站少年先鋒崗等紅色研學、志願服務通道,將紅色基因和理想信念的火種源源不斷地傳承下去,幫助教育更多的青年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青春力量。”

活動結束後,陶然亭公園團員青年李慕涵說,“今天有幸參加了公園組織的五四青年活動,並在活動中朗誦了‘高君宇致石評梅的一封信’,那充滿激情和憧憬的詞句,讓我更加堅定了對未來的信念和期待。我深知,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繼續發揚紅色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假期前四天,有70餘名學生志願者參與陶然亭公園紅色研學活動,公園爲遊客提供10餘場志願講解服務。陶然亭公園兩處革命舊址共接待遊客6800餘人次,提供義務講解25場。

記者昨日(4日)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五一”假期第四天,北京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接待遊客67.6萬人次,遊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頤和園、天壇公園、動物園。當天正值五四青年節,不少市民遊客到香山、頤和園、陶然亭、中山公園等市屬公園追尋紅色印記,市屬公園“紅色遊”持續升溫。

走進香山公園雙清別墅、來青軒等8處革命舊址,觀衆們瞻仰老一輩革命家辦公居住地,深切緬懷豐功偉績、感悟初心使命。小長假期間,香山公園開啓了“勞動教育月”系列活動。黨的二十大代表、香山公園紅色文化宣教員賈莉,“全國工人先鋒號”雙清別墅班班長姜楠向來自海淀區第四實驗小學的學生們分享個人成長經歷,講述班組奮鬥故事。公園園藝工程師與學校的老師共同爲同學們講勞動教育課,講述關於熱愛勞動的紅色故事,組織同學們在雙清別墅東側平房的小菜園內開展蔬菜種植體驗,引導青少年躬身實踐,用勞動賦能成長,在實踐中接受教育。

據悉,小長假期間,香山公園在香山革命紀念地8處革命舊址提供定時義務講解服務,發放宣傳摺頁,進行集章打卡,使遊客們在集章過程中全面瞭解中共中央在香山爲新中國奠基的歷史篇章,傳承香山紅色文化。

頤和園益壽堂正在展出的“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題展覽”,以豐富的文獻史料和現代化展陳手段呈現了益壽堂是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一個重要落腳點,見證了益壽堂晚宴是民主協商建國的一次交心聚會,向觀衆講述頤和園作爲中共中央進京“趕考”重要落腳點的光輝歷史。觀衆們駐足凝視歷史文物,跟隨講解員到實景中對比歷史圖片、實地重溫黨的趕考歷史,紛紛舉起相機拍照,沉浸式體驗,汲取奮進力量。

據瞭解,頤和園圍繞專題展覽,推出“1+N”定製紅色課堂服務,假日期間推出“紅色之旅”主題服務,爲觀衆提供義務講解,通過紅色知識問答的形式,加深觀衆對中共中央進京“趕考”這段歷史的瞭解。園方還配套推出了紅色文化宣傳產品、印章等,團隊預約的體驗者可憑“准考證”參加知識答題,領取“光榮證”。

現場

陶然亭公園青年團員講述紅色歷史

“願你自信:你是很有力的,一切的不滿意將由你自己的力量破碎了……”昨日,陶然亭公園的團員青年在高君宇烈士墓前,滿懷熱情地朗誦《我們搶上前去迎接未來的文化吧——高君宇致石評梅的一封信》,將現場的人們帶回了那個充滿熱血與激情的年代。

當天,陶然亭公園開展“紅色精神潤學子——錚錚學子陶然行紅色實景課堂系列活動暨紀念五四運動105週年”主題活動。活動邀請共建院校青少年志願者、西城區第三屆青年聯合會委員與公園團員青年,在高君宇烈士墓、慈悲庵兩處革命舊址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爲市民遊客講述公園裡的紅色故事,以實際行動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爲傳承紅色精神貢獻青春力量。

在慈悲庵景區,陶然亭公園團員青年志願者爲遊客講述紅色歷史,引導遊客有序參觀、文明觀展。公園團委書記陳斯介紹:“近年來,陶然亭公園持續開展紅色研學思政宣教、青少年紅色講解志願服務等活動,邀請學生走進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公園紅色講解員一起,爲遊客進行義務講解、遊覽諮詢等志願服務。今後,陶然亭公園將繼續強化校園基地雙向互動,爲更多青少年開設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誌願講解、站少年先鋒崗等紅色研學、志願服務通道,將紅色基因和理想信念的火種源源不斷地傳承下去,幫助教育更多的青年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青春力量。”

活動結束後,陶然亭公園團員青年李慕涵說,“今天有幸參加了公園組織的五四青年活動,並在活動中朗誦了‘高君宇致石評梅的一封信’,那充滿激情和憧憬的詞句,讓我更加堅定了對未來的信念和期待。我深知,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繼續發揚紅色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假期前四天,有70餘名學生志願者參與陶然亭公園紅色研學活動,公園爲遊客提供10餘場志願講解服務。陶然亭公園兩處革命舊址共接待遊客6800餘人次,提供義務講解25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