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中企宣佈將從紐交所退市

12日晚間,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鋁業、上海石化發佈公告,擬將美國存托股份從紐交所退市。隨後,中國證監會對此做出迴應,認爲這些企業在美上市證券佔比小,選擇退市是出於自身商業考慮,從美退市不會影響繼續境外融資。

《環球時報》記者查閱五家公司的公告後發現,五家公司退市的原因基本一致,即在美存托股份整體佔比以及交易量佔比都非常小,而因維持在美上市,卻要付出較大的行政負擔和成本。綜合評估之下,決定從紐交所退市。

中國石油在公告中對退市原因進行了最爲詳細的解釋。公告顯示,中國石油2000年在香港聯交所和美國紐交所兩地上市,其中紐交所上市的存托股份佔H股總髮行量的23.5%,而隨着中國石油2005年和2007分別在聯交所和上交所的增發,截至今年8月9日,其在美存托股份比重佔H股已驟降至約3.93%,總股數佔比則僅有0.45%。中國石油還表示,因爲監管規則的差異,導致繼續在紐交所上市將付出較大行政負擔,且該公司自2000年在美掛牌之後,再未進行二次融資,同時公司在A股和H股已能滿足公司正常融資需求。經綜合評估,公司董事會批准存托股份從紐交所退市。

中國證監會在五家中企發佈公告後迴應稱,上市和退市都屬於資本市場常態。這些企業在美國上市以來嚴格遵守美國資本市場規則和監管要求,作出退市選擇是出於自身商業考慮。這些企業都已在多地上市,在美上市的證券佔比很小,目前的退市計劃不影響企業繼續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發展。

根據公告,五家公司隨後將根據美國證券市場的相關規定進行退市流程。五家國資背景的中國企業從美國尋求退市的背景是美國在金融市場上對中企日趨嚴峻的打壓。美國證監會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已在今年5月將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鋁業列入“預摘牌”名單,這項法律或導致被列入名單的中概股於2024年退市。目前已有幾十家在美中概股實現或正尋求在香港第二上市和雙重主要上市。一些多地上市的中概股也陸續從紐交所摘牌退出。

2019年5月24日,中芯國際通知紐交所將啓動退市程序。其公告中解釋的原因與12日五家中企從紐交所退市的原因基本類似。中芯國際從紐交所退市後,於2020年登陸A股科創板,實現AH股兩地上市。作爲中國最大的芯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2020年12月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美國投資者被限制對其股票進行交易。同年,被列入這一黑名單的還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中國電信運營商,隨後紐交所啓動對三大運營商摘牌行動,導致三大運營商決定從紐交所退市。隨着中國移動2022年1月5日登陸上交所,三大運營商全部落地A股。

駐香港的華盛證券研究部經理餘石麟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正如公司公告和證監會的迴應,這幾家上市公司在紐交所交易量比較小,融資功能不突出,而爲維持在美國上市卻要付出更多的工作或費用,得不償失。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確實是企業自願退市行爲,與美國在金融市場上對中概股的打壓無關。不過,餘石麟表示,在美國加大打壓中概股的背景下,五家公司的行動可以提前規避一些風險。他認爲,隨着美國對中概股監管政策趨嚴,中企所面臨的審計風險會加大,涉及到企業需要付出的審計成本以及數據安全的風險都不容忽視。餘石麟說:“如果美國加大對中企會計審查,或必須由美國公司或者在美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去執行的話,那麼對上市公司將產生一個非常昂貴的費用支出。權衡利弊,這些公司已沒有維持在紐交所上市的必要。”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五家企業的退市選擇是理性的,未來或有其他中企做出同樣的選擇。他認爲,美國出於政治目的打壓中概股的行爲會影響美國證券市場的信用,因爲一個摻雜了政治目的的金融市場,也會讓其他外國企業有所顧忌,最終影響美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的影響力。▲

本報記者 倪 浩 謝 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