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店面公會與北商大籤產學合作 供200家電商產業鏈人才

▲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今(15)日與臺北商大學舉辦「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圖/記者林昱均攝)記者林昱均/臺北報導無店面零售公會今(15)日於國民黨立委陳學聖等人見證下與臺北商業大學舉辦「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無店面公會秘書長許生忠指出,很高興去(2017)年12月12日跟北商大研究發展處洽談後,馬上獲得認同,也很順利與校長張瑞雄做接洽;他也表示,無店面公會包含將近200個電商產業鏈企業,包括網路平臺商、資訊業物流業。各界認爲,無店面公會與百年商業招牌學校北商大簽約,對於產學雙方都是利多。

許生忠指出,無店面公會自去年9月與致理科技大學簽署「就業守護神產學合作協議」、12月與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簽署「產學合作暨實習媒合協議」、今日也與臺北商業大學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目的就是媒合逐步發展的電商產業鏈與年輕校園人才。他也表示,今日有23家電商到場與學生說明其商業策略與實習的藍圖,包括電商網站東森得易購、臺灣樂天,着手金融科技研發的臺新國際銀行歐付寶等,物流部分也有臺北港國際物流公司,可說是整體產業鏈都已逐步到位。

臺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表示,自己相當看好這次的簽約,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大平臺方式,讓學生可以有更多實習、學習,就業的機會。對此許生忠則承諾:「我們一定會最努力督促會員,提供學生學習後與產業接軌。」

經濟部商業專委許福添表示,無店面公會在秘書長許生忠帶領下要跟北商大簽約,他相當看好其發展,因爲北商大是百年的商業學校。對於人才接軌部分,他指出,經濟部在推動電子商務與南向政策時,深刻感受到人才需求重要性,不論是語言或商業人才,業者的需求都是相當大;未來透過外交部的合作,商業司也協助設置人才專區,讓電商在前進海外的藍圖上,也可更輕鬆找到適當的人才。

教育部技職司專委張嘉育也指出,現在新世代的高鐵網購、電子支付、共乘機制合稱4大科技,而電子商務最重要的就是即時購物、無時間限制,也可追蹤貨品,甚至在便利商店也可取貨,可看出整體產業變化消費型態的轉變。她認爲,北商大是百年學校,這幾年也配合教育部的政策去推動實習教育、數位化與國際產業論壇,對於學生在金融科技的實務能力有所助益,「當產業變化相當快時,只有透過產學合作才能適時因應。」

商業發展研究院副所長戴凡真則表示,北商大日前也與商業發展研究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她也期待未來商研院能與無店面公會合作,進而做出產業、學校、智庫的3方合作。▼無店面零售公會秘書長許生忠承諾,一定會最努力督促會員,提供學生學習與產業接軌。(圖/記者林昱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