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七夕】湖鎮鎮開展多項活動,鎮民甜蜜過七夕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爲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節日文化,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惠州湖鎮鎮政府在8月10日開展多項七夕活動,致力於讓鎮民們深刻體驗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感受七夕的甜蜜和浪漫,同時營造積極向上、充滿人文關懷的社會氛圍。

“銀婚”夫婦慶歲月

爲大力弘揚勤勞智慧、忠貞愛情、家庭美滿、追求美好的價值理念,涵養相親相愛婚戀觀,傳承優良家教家風,進一步構建家庭和睦的和諧社會環境,湖鎮鎮志願者協會開展“相濡以沫·歲月長留”湖鎮鎮七夕節主題活動,深入探訪數戶“最美志願者家庭”及志願服務隊骨幹成員中的“銀婚”夫婦,並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表達七夕佳節的誠摯祝福。

“在這意義非凡的日子裡,收到這樣一份特別的禮物,我的內心充滿了無比的溫暖與感動!”據介紹,活動當日,身爲丈夫的男士爲妻子獻上驚喜的節日花束,志願者們則用相機紀念下了這浪漫的一刻,爲他們留下愛的影像。

隨後,“銀婚”夫婦對志願者的到訪表示了由衷的感謝,並積極與志願者傾心交流,他們將初識的羞澀到相知相惜,再到攜手相伴、不離不棄的經歷娓娓道來,此間每一幕都充滿了溫馨,令志願者們十分感動。

巧手慧心弄針線

爲加強轄區青少年兒童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與瞭解,湖鎮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了鄉村少年宮開展了“七夕乞巧·巧手慧心弄針線”活動,在七夕當日給予了青少年一節意趣盎然的體驗課。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課堂上,志願者老師正以一首家喻戶曉的《乞巧》引入七夕活動主題,用生動的語言爲同學們講述着“七夕乞巧”的來源、傳說及民俗,臺下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對傳說故事的情節發出感慨。

《西京雜記》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穿針乞巧作爲七夕節最爲經典的習俗之一,起源於漢代,流傳至今,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這也是當日活動的主要體驗內容。以線串聯起一塊塊精美的布料,收線打結,再起一線進行縫製......乞巧手工活動用具簡單,一針一線一布,便可縫製出精美的玩偶服飾。同學們在現場志願者老師的協助下,逐漸完成了自己親手製作的第一件玩偶服,並體驗到了穿針引線的樂趣。

“希望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同學們在動手製作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內涵。讓他們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志願者老師表示,此次活動對同學們來說,不僅是一次手工技能的學習與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體驗與情感交流。

炎炎夏日送清涼

七夕的甜,不止在夫妻之間,也不止在青少年啓蒙課堂中,還在每一位勞動人民的生活裡。湖鎮鎮志願者協會開展“七夕送甜蜜”活動,爲轄區一線勞動者送上香甜軟糯的綠豆沙,意在將古典的柔情化作舌尖上的甜蜜,讓情誼如細沙般緩緩流淌進勞動者的心田。

活動當日,志願者們早早開始準備解暑甜品綠豆沙的製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火慢燉,綠豆變得軟爛如泥,逐漸散發出自然的甘甜與清新的豆香,形成了細膩滑爽的綠豆沙。

隨後,志願者們將精心熬製的綠豆沙打包好,走進湖鎮大街小巷之中,將一碗碗甜甜的綠豆沙送到在烈日下工作的環衛工、快遞員、外賣員等一線勞動者手中,爲他們送去一份甜蜜、一份清涼。“十分感謝他們的辛勤付出,讓我們有如此美麗和諧的生活環境。”志願者表示,希望這一碗綠豆沙,可以給在酷暑中工作的勞動人民提供一絲清涼,讓他們也體會到七夕的甜蜜。

文、圖|賀沁怡 湖鎮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