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光學鏡頭出口陸、越都衰退 到這兩國卻是大成長

高階手機熱賣,帶動我國光學鏡頭出口回溫,尤其是南韓及荷蘭兩國金額,都有明顯成長。(資料照)

我國光學鏡頭產值2020年起連續3年雙位數下滑,表現慘澹,但2023年第4季隨高階手機訂單漸入佳境,帶動鏡頭生產,年增逾4成,「強拉尾盤」致全年翻正4.4%。值得注意的是,過往我出口兩大國大陸及越南,去年金額都放慢衰退,但南韓及荷蘭市場卻大好,年增率都超越3成。且今年首季結算,南韓出口金額還暴增116%。

光學鏡頭涵蓋相機、電腦、汽車、望遠鏡、顯微鏡及監視器,隨智慧型手機搭載高階鏡頭且鏡頭數增加,近5年我光學鏡頭產值以行動裝置鏡頭爲大宗。但受美中貿易戰、供應鏈缺料,以及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買氣疲弱影響,2020到2022年,連3年出口金額減幅都超過1成。

去年第四季隨手機及其相關供應鏈庫存改善,高階手機需求增加,單季年增41.5%,全年見紅,終擺脫前3年連黑陰霾。2024年第1季也延續雙位數正成長態勢,年增19.1%。

我國光學鏡頭生產9成外銷,中國大陸(含香港)是最大出口地,惟近年受美中貿易與科技爭端影響,全球供應鏈重組,5年來(2019起)佔比下跌23.6個百分點, 但2023年仍以43.7%,穩居首位。越南以出口比例23.1%居次。不過去年兩國都持續衰退,大陸年減14.5%,越南跌6.9%。

值得注意的是南韓,隨手機大廠訂單增加,光學鏡頭銷往南韓明顯攀升,去年增幅逾33%,出口佔比上升至17.4%,位居第3名,今年第一季持續暴增116%。荷蘭佔比雖4%排第5,可年成長率也超過3成,兩國好表現抵銷陸、越低迷衝擊。

觀察全球光學鏡頭出口國,德國在眼鏡片、鏡頭、光刻及測量等精密技術致力研發,2023年其光學鏡頭出口金額達40.4億美元,正式超越中國大陸39.5億美元,躍居全球第1。我國與日本皆爲20.6億美元,並列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