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兩把小提琴
散文
我擁有兩把小提琴,第一把小提琴是在念高一時,拿零用錢就近在住家街角的樂器行購買的,第二把小提琴則是二十年前遠房表哥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鍾情於抑揚頓挫的梵爾琳旋律,應該是自有記憶以來的四歲那一年,透過電視螢光幕欣賞音樂家演奏着小提琴,優美的提琴樂音,令人陶醉癡迷,從此愛上了小提琴,包括琴體外觀的藝術造型、扣人心絃的美妙琴音,以及小提琴演奏者絕世飄渺,怡然自得的神韻,教人神往。
第一把小提琴曾經在我當兵入伍服役時,跟着我巡迴師部各駐地單位演出,從鄉村部落到繁華的城市都會,當時參與師部組織的小型康樂隊,每逢點召部隊回營受訓,我就帶着小提琴跟着其他團員巡迴公演,隊部安排我和另一位演奏古典吉他的同袍搭檔演出,排練餘興節目登臺亮相,慰勞點召部隊退役戰士們受訓的辛勞。
爲了避免曲高和寡,當時演奏的曲目,特地挑選時下當紅歌手的流行樂曲,讓小提琴跳脫出藝術殿堂,走入社會底層接地氣,演奏的曲目全部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旋律,迎合販夫走卒普羅大衆的口味,讓原本予人極度陌生距離感的小提琴,剎時之間變得平易近人,更加生活化,獲得了閱聽退役袍澤們一致的好評。
我的表哥是一位專業樂師,早期曾經在西餐廳專職小提琴演奏,聽表哥說,他送我的這把小提琴曾經跟着他南征北討,多年來征戰南臺灣多家西餐廳,保守估計,掙得的演奏酬勞超過數百萬元以上,在一次交通意外事故中,表哥這把小提琴遭受到外力猛烈撞擊,琴體嚴重損壞,致使小提琴底部弦結處背板龜裂,令人納悶的是,表哥送給我的這把小提琴雖然琴體損傷,但是音質卻絲毫不受任何影響,音色依然優美嘹亮。
收下這分特別的生日禮物,欣喜若狂,當天晚上,我試着採用白膠黏合,再以大鐵夾固定,透過我的一雙巧手重新賦予這把小提琴嶄新的生命,經過三天兩夜自然風乾,修復之後的小提琴完好如新,裂縫部位緊密貼合,如果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出這把小提琴的瑕疵,事後,再拿這把小提琴給表哥評鑑欣賞,表哥幾乎找不到任何破綻。
小提琴的結構精密,做工複雜細膩,它全身上下由超過七十多個零件組合而成。除了最基本的四根琴絃之外,主要構造包括有:琴頭、琴身、琴頸、琴柱、指板、絃軸、弦卷、弦結、琴絃、面板、背板、側板、共鳴箱、f字孔(f-holes,簡稱f孔)、琴馬(Bridge琴橋)、腮托、琴弓等等。隨着做工和選擇的原料材質不同,小提琴品質大有差異,直接影響音色良窳,價格參差不齊,宛如天壤之別。
小提琴的琴體玲瓏嬌豔,外觀婀娜多姿,型態優雅迷人,就彷彿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娉婷少女,遺世孤絕,傲然獨立,儀態萬千,楚楚動人,若不以小提琴音色優劣區分做爲考量,單以小提琴本身的造型而論,小提琴堪稱是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精品,令人愛不釋手,把玩再三,樂此不疲。
早些年前,每逢週休或例假日,經常拿出心愛的小提琴浸淫在美妙的琴音中,有了小提琴的陪伴,儼然成了標準的宅男,這幾年,拉琴的時間和次數已經沒有年輕時那樣頻繁,但還是偶爾陶醉沉迷在小提琴曼妙的旋律中,滿足喜悅,自得其樂。
小提琴陪我走過人生大半歲月,伴隨我一路成長,數不清有多少個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日子,琴音繚繞,撫慰心情,滿足疲憊不堪的精神,餵養滋潤了我渴望獲得救贖的靈魂,小提琴早已和我的生命融合爲一體了,期待今後的歲月裡,小提琴能夠陪伴我不斷地努力向前行,創造個人生命的剎那永恆,持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