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畫畫課──懷念楊維中老師

畫家楊維中。(作者提供)

楊維中老師畫作。(作者提供)

最近幾天,常常想到楊維中老師。

跟老師學畫進入第22年,我從一個博士生到現在是個教了17年書的老師,每幾年辦一次畫展,老師對我人生的影響是全面的。

記得博班時期,功課壓力大的我爲了轉換心情,每個週末總要到老街附近的畫室裡塗塗抹抹,從炭筆開始,老師要我們畫教室裡擺設的靜物:花朵、杯盤、石膏像,還有各色布幔。同學間比較畫齡時,常有這樣的對話:「這小提琴你畫過嗎?那個面具呢?這一尊石膏像?」

後來漸漸明白,老師的畫畫課是一種生活美學的訓練,在生活中一滴一點養成個人不同的美感,有時老師會在路邊摘了小花,放上桌邊,然後告訴我們他配色的方法;有時他會用手指框出眼前所見,教導構圖。老師的畫室沒有特定的教材,報紙上的詩、時尚廣告活動、電影、音樂都是他訓練美感的教材之一。靜物臺上舉凡打光、配色、線條效果更是經過他細心安排的「情境」,在作畫的過程當中,讓我們進入細微的觀察與覺知,自然而然達成繪畫所需要的訓練:觀察力、明暗、色彩、比例與氛圍。

印象中,老師很少動手改我們的圖,較常拿一些名家作品要我們參考,讓我們自己體會。課堂中他也時常穿插自己的心事,例如對家人的愛與自己愛好自由的性格。知道我是「文學魂」,老師更常分享他的大哥楊牧老師的詩和最新動態。週末的畫畫課就像音樂、文化、電影與繪畫的交流時光。在西方現代文學與哲學的訓練,加入美學元素以後,我無意間發現不一樣的自己,一個更沉靜、更以美學處世的自己。許多抉擇與判斷的過程中,我會融入美學的思考,期許自己不做有違美感的事。

前一次我與永茂老師(班上同學)雙個展時,髖關節受傷,幾個月沒出門的老師從輪椅上站起來,走出畫室,來到畫室附近的淡水藝文中心看展。看完之後,他開玩笑問說:「你們兩個是同一個老師嗎?畫得很不一樣呢!」接着,他告訴他的朋友,他很高興我們成爲真正的藝術家,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代表他教學成功,不必去賣臭豆腐了。

學畫以來,老師常鼓勵我如:「這張真的很精彩,印出來以後,我放在書桌上,想看的時候就可以看。」或「這張我金甲意,這不是甘納是圖,馬是詩」(臺語:這張我很喜歡,這不只是圖,還是詩。)又或者「臺瓊,你就這樣繼續創作,詩跟畫一起,很多偉大的創作者都是這樣。」

從老師身上,我看見藝術家對生命的熱情與對自由的渴望,表現在圖畫中則是很法式、迂迴的壓抑,多莖式(多視點)的陳述。他曾經看着靜物臺上凋零的孤挺花,跟我說:「花不一定是盛開時最美;那種爲生命掙扎、掙脫的力量也很美。只要是生命中嚴肅的過程都是美。」也告訴過我,他曾經在路邊爲一隻逝去的狗狗畫圖,因爲「死」是天地間莊嚴的事。由此,可以探知老師畫作裡表現出的生命哲學。

對我來說,老師的畫室是外於現實世界,理想而孤獨的存在,老師能夠爲人生中雜亂的景象去蕪存菁,在不協調的物件間找到和諧的調性,畫出心中的光與美。楊老師的畫畫課教給我的,是創作的奧秘,是我繪畫路上最大的鼓舞。感謝楊維中老師,我不會忘記18巷6號畫畫課的回憶。

楊維中 (1947-2023)

生於花蓮,胞兄爲知名詩人楊牧。曾受教於臺灣淡水前輩畫家陳敬輝、金哲夫,19歲入選臺陽美展,自小移居淡水,1973年入美國西雅圖柯尼西藝術學校習畫,返臺後任教於淡江高中。1979年返鄉與4位在地藝術家成立「五人畫展」組織,其自由而前衛的屬性與早期在地美術社團有明顯區隔。1989年獲全國畫學金爵獎及花蓮縣美術家薪傳獎。創作風格揉合表現主義及未來派抽象畫風,並以小鎮風物景觀爲主題,惟色調及結構仍保有溫暖質樸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