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李寧當國貨,他把我當韭菜
國潮對於李寧來說,簡直就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雞。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越來越看不懂李寧的設計了。
中國李寧的設計,以前是很有標誌性的。
且不說設計水平怎麼樣,至少幾個大字很顯然,看上去就是堂堂正正要做中國人的樣子。
但是今年冬天的新款的設計是這樣的:
四個大字呢?別急,你仔細看,拿放大鏡看,拿顯微鏡看,拿望遠鏡看。
沒錯,胸口那四個點兒,就是「中國李寧」。
我都不知道這樣的設計方案怎麼通過的,以前我們做設計,客戶總是唯恐logo不夠大,不夠密集,怕觀衆都是近視800度啥也看不清。李寧這波反其道而行,看着視覺衝擊力沒了,就覺得這衣服是不是沒洗乾淨。
我建議下一季度李寧可以直接把logo做成視力測量表印在衣服上。
李寧設計翻車也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想走戶外風,沒想到走歪了變成了「大佐風」,也是被網友懟了又懟。
很多人好奇,當年那個靠着一套番茄炒蛋的配色套裝,在紐約時裝週上豔壓全場,以一己之力推動「國潮」成爲頂流的中國李寧,怎麼現在設計這麼拉胯了。
但很多消息顯示,李寧引領國潮這件事,偶然成分可能要佔到99%。
01
36氪和子彈財經有一篇深度報道,詳細拆解了中國李寧崛起的幕後,裡面有些很好玩的細節。
2018年紐約時裝週定下的細分主題是「運動」,但因爲沒有約到耐克阿迪的檔期,也來不及臨時找設計師來設計新品,於是在2017年底,緊急找上了李寧。
當時李寧本人剛剛歸來執掌公司,帶領公司扭虧爲盈,走出庫存危機開始重回正軌。紐約時裝週的邀請對這家處於低谷的公司來說,無異於潑天富貴,沒有不接的理由。
時裝週組委會希望李寧準備56套衣服,李寧把所有新品設計盤點一遍,發現只夠一半。時間緊任務重,只能把不同套系的上衣和下衣簡單地修改了一下,搭配在一起湊數。像極了開學前臨時抱佛腳的咱們。後來爆火的番茄炒蛋套裝,就是其中的一款湊數產品。
服裝設計完成以後,團隊發現風格和李寧原來的風格差太多了,爲了不影響品牌形象,公司臨時想了個新的子品牌,把這些新設計都塞進去。這個字品牌就叫做:「中國李寧」。並且應組委會要求,體現中國元素,把品牌做成大字放在衣服上。於是有了那個標誌性的logo。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組拼拼湊湊,在巧合和意外中攢起來的設計,居然一炮而紅。李寧此前只有幾百套備貨,很快被買光,於是有了中國李寧一衣難求的盛況。
後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所以說,小火靠捧,大火靠命,李寧成爲國潮代名詞這件事,有多少技術含量真的很難說。
02
但是中國李寧的成功,給了這家公司不少自信,讓他們有勇氣去做過去20年裡一直想做但每次都失敗的事情:提價。
李寧想走高端想了20年。
2001年,李寧就找到諮詢公司,當時諮詢公司給的答案是:想要提價,必須天時地利人和。
言下之意就是,好好做大衆生意就好,別想太多。
但李寧偏偏不信這個邪。2010年,李寧啓動了著名的「90後李寧品牌升級計劃」,換了logo,改了品牌口號,還把主力價格帶從250-300元拉高至400元附近,鞋服分別提價 8%-18%不等。
這種沒來由的漲價,消費者自然是不認的。這次失敗的品牌升級直接導致李寧營收下滑、庫存危機,公司陷入虧損。一大塊市場份額被安踏匹克361度這些小老弟分走了。
一直到我前面說的,李寧本人重新執掌公司才走出危機。
但沒消停多久,中國李寧的橫空出世,又讓李寧動了提價的心思。這次李寧學聰明瞭。主品牌還是便宜賣,但中國李寧這樣的子品牌可以走高端路線。
於是我們看到,中國李寧一件T恤可以賣到300多塊,而外套夾克可以到1000塊上下,秋冬產品還會更貴。相比主品牌「李寧」的衣服要貴個50%甚至更多。
還是這個神奇的新款,在天貓到手價328元:
我覺得那些賣logo的國際大牌相比之下都很良心了,至少人家雖然貴,但人家的logo也是真的顯眼啊,李寧這款可是連logo都不捨得給啊。
話說回來,中國李寧雖然貴,但當初消費者顯然是非常買單的。
紐約時裝週這一年,2018財報顯示,「中國李寧」一系列服裝年度銷售量超過550萬件,售罄率超過70%;悟道鞋系列銷售量超過5萬件,售罄率也超過70%。
從這張趨勢圖也可以看出,2017年之前平平無奇,2018和19年原地起飛,每年營收增長二三十億。
國潮對於李寧來說,簡直就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雞。
2021年,李寧又推出了更加高端的子品牌「李寧1990」。
如果說中國李寧的貴,還只是在大衆運動品牌的層面的貴,那麼「李寧1990」就像在說:我不裝了,我要做輕奢去了。
一件羽絨服8000多:
一件皮衣4000多:
一件平平無奇的開衫2000多。
就連一雙襪子,都敢給你賣到200塊:
寧子這一波實在是有點飄了。
03
但飄有飄的原因,回顧一下國潮發展史,就知道那幾年國潮風吹得太兇了,咱們消費者也實在是太給這些品牌面子了。
李寧在紐約時裝週火了以後,2019年,波司登也跑去米蘭時裝週刷了一波臉熟,轉頭就化身國潮羽絨服,價格直追加拿大鵝。
李寧和波司登給很多上了年紀,有過一些光輝歷史的老打了個樣,國潮國潮,不過就是中國品牌配上中國設計嘛。中國品牌,咱們已經是了,那隻要再包一層中國設計不就行了嘛。
於是一套國潮公式就出來了,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是:
中文大字+中式圖案+高飽和色調+IP聯名。
中文大字,最好是用宋體,我建議可以用一下我看書最喜歡的「京華老宋」,效果更好。如果走的是古風,那可以用繁體+毛筆字,總之突出一個復古。
中式圖案那就太多了,祥雲、中國結、如意、山海、麒麟……只要圖案堆滿,也不管是不是真的美觀,問就是潮。
高飽和色調就不用說了,熒光藍是寄情山水,熒光綠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土豪金是皇家氣象,總之一定要扎眼。
最後IP是關鍵。像回力、大白兔、老乾媽、六神這樣的懷舊老牌,本身自成IP。如果是新品牌,那就找一些博物館啊,文化機構啊,風景名勝啊來聯名。實在找不起聯名就找個孫悟空、哪吒這樣的形象,或者套個夢迴大唐、大宋風雅這樣的概念,顯得有文化。
大概從2018年到2022年,這五年裡,國潮的風呼呼的吹,吹起了一波老牌回火,又吹起了像花西子、虎頭局、茶顏悅色這樣一批新消費品牌。
04
到這裡,我們就能理解爲什麼當年不可一世的李寧,爲啥現在設計這麼拉胯了。
一種設計好不好看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價。但某種風格在當下是不是受歡迎,這件事是客觀存在的。
國潮作爲一種潮流,發展了五年,已經來到了一個節點。
早年追捧國潮的年輕人長大了,有的迴歸了更樸實的基本款,有的被現在流行的其他穿搭風格吸引了,有的則是沿着這條路找到了更成熟,也更有體系的新中式風格。
時尚是有周期的,前一個週期越火,賺錢越多的品牌,下一個週期往往越是船大調頭難。消費者可以說不買就不買,但品牌轉變設計風格,改變營銷話術,需要很多時間。
而且,在上一個週期裡,許多品牌打着「國潮憑啥不能和洋品牌賣的一樣貴?」的口號,趁機把自己碰到一個高不可攀的價位。但潮流過去以後,大家發現這些產品並不好用,也沒有什麼長期的品牌價值,網上隨便找找就是性價比遠超它們的東西。
比如已經批量倒下的中式烘焙,比如已經選擇自爆的花西子,也比如李寧。
現在的門可羅雀,更多是爲當年的門庭若市還債而已。
我的觀點是,國潮作爲一種設計風格,它本身沒有問題,也許等過上幾年,還會捲土重來,還會發展出新的設計語言。真正有問題的是過度消耗國潮價值,打着懷舊和情懷的口號,產品質量做得馬馬虎虎還動不動漲價的品牌。
最近大家批評李寧,也不是討厭這個品牌,更多是討厭它們把國潮做庸俗了,做成奇觀了。
所以寧子啊,不是大家罵你,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