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坦被推翻 紐時分析:檢方一開始就是「冒險」成案 遭反噬

好萊塢前著名製片人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在紐約的性犯罪定罪被紐約州的終審法院推翻,「紐約時報」25日分析指出,這一大逆轉看似驚人,但該刑事案自一開始就很「脆弱」,是檢方冒着風險下注、突破界限,推動了案件調查進展。包括多位女性在內的紐約法官對於溫斯坦定罪是否適當,曾有過好幾輪痛苦辯論。

談到25日的裁決結果,西北大學法學教授、前曼哈頓檢察官圖爾克海默(Deborah Tuerkheimer)表示,對溫斯坦的審判是否公平,「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可能出現任何結果」。

2017年紐約時報揭露溫斯坦性虐待指控後,近100名女性出面講述溫斯坦的施壓和操縱行爲,隨即引發全球#MeToo運動。雖然溫斯坦的受害者可以擠滿法庭,但她們的故事大多與性騷擾有關,而性騷擾屬民事行爲,並非刑事犯罪。曼哈頓檢察官在要求及早提控的壓力下,進行了連串賭博。

檢方首先僅由兩名受害者提出性侵指控,她們也承認自己曾與溫斯坦發生過自願性行爲;溫斯坦否認所有非自願性行爲指控,檢方几乎沒有任何具體證據證明指控。爲說服陪審團,檢方採取爭議性策略,讓更多受過溫斯坦性虐待的女性出庭作證,形塑出某種「掠奪」模式。

該策略一度奏效,溫斯坦被迫在法庭面對多名女性齊聲發出驚人證詞。2020年溫斯坦被定罪並被判處23年監禁時,檢方顯然擴大了追究性犯罪者責任的可能性。但如今也正是該策略反噬,最終導致定罪被推翻。

紐約州法律對於何時允許證人出庭可有不同解釋;該策略可能違反刑事審判基本規則:被告必須根據被指控的行爲受審。這也正是溫斯坦多次就定罪提出上訴的主要依據。

溫斯坦在加州洛杉磯市仍被定罪,可能被轉移到當地監獄。不當性行爲定罪基本規則是否應更新,勢將因此裁決引發更多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