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名錄制度對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

人民北京6月10日電 (王連香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有關情況。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介紹,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四級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一大批珍貴、瀕危和具有重大價值的非遺得到了有效保護。通過實踐證明,名錄制度對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曉峰表示,國務院公佈新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有利於進一步推動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建設、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推動非遺保護意識更廣泛的深入人心,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將按照國家總體部署,根據“十四五”規劃要求,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和項目的保護管理利用工作。

一是加強名錄的建設。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結構及其項目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研究規範,完善動態調整機制,研究推進構建更加科學合理分類體系,以五年左右爲一個週期來開展推薦、申報評審工作。

二是提升管理水平。修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組織對項目保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估項目存續狀況,加強保護單位的績效評估檢查和動態管理。在未來一個時期,對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管理重點還是動態的評估和檢查,以此來推動和提高我們保護的水平。

三是提高保護傳承水平。進一步完善調查記錄體系,加強檔案數據庫的建設。深入挖掘闡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中蘊含的中國文化基因以及在當代的價值、作用和應用途徑。加強研究闡釋成果宣傳普及和應用。實施分類保護,根據不同類別項目的特點,採取與之相適應保護措施

四是進一步發揮非遺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見人見物見生活,最終還是要讓非遺成爲老百姓福祉持續推動非遺融入現代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羣衆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非遺在促進經濟發展、城鄉建設、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讓非遺成爲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