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國際合資案2.0 影視界大反彈

文化內容策進院近日公告「國際合作投資方案2.0」優化升級方案,但內容語焉不詳且規則不透明,引發影視界大反彈。(本報資料照片)

文化內容策進院近日公告「國際合作投資方案2.0」優化升級方案,但內容語焉不詳且規則不透明,引發影視界大反彈,憂心文策院恐葬送臺灣國際形象,包括金馬影帝李康生、配樂師林強、《富都青年》導演王禮霖等逾百位導演、製片人與影人連署,要求文策院公開說明國際合制政策爲何轉向,並立即與業界溝通討論。

文策院是政府爲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而成立的行政法人機構,由文化部監督。文策院屬投資方,與文化部輔導金的補助概念不同,比較像是專業經理人選擇投資標的,但在業界眼中,文策院選投既不專業又不透明。

雖然文策院近年以「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劃」參與跨國製作、投資,讓臺灣電影躍上國際舞臺,多部影片入圍坎城、威尼斯影展,但去年12月國際媒體《Deadline》及《Ecran Total》有報導指出,該國際合作專案計劃將被暫停,甚至取消。

文策院近日在官方臉書公告「國際合作投資方案2.0」,是要「優化、加碼、升級」並推出新版,多位製片人積極與文策院聯繫,盼了解新政策,卻得不到完整的執行方案,且說法不盡相同。逾百位影視從業人員22日發出連署聲明書,包括金馬影帝李康生、監製廖慶鬆、導演黃文英、音效師杜篤之、配樂師林強等參與其中。

電影業者要求文策院公開政策轉折,因爲「2.0」僅將運行多年的國發基金方案,或多元內容開發暨投資規章,硬拼湊套進國際合制的專業範疇,申請條件、方式、限制與「1.0」完全不同,使用「優化、加碼、升級」,是意圖隱瞞事實。

連署人之一、《富都青年》導演王禮霖表示,他在電影開拍前,向文策院申請「國際合資合制最後一桶金激勵方案」,成功簽署合作備忘錄並開設專案帳戶。激勵方案上限爲投資案的30%,《富都青年》製作方需先籌措至少70%資金。王禮霖邊拍邊籌資,等到籌集70%後,電影也拍攝完成,便向文策院瞭解激勵方案進度。王禮霖不可置信地說,「文策院竟說拍完就不符合投資準則。」但電影只是拍攝完,尚未做特效、聲音、剪輯,他不解拍完片與申請資格有何關係?

李康生說,文策院比較不透明化,改版後有些劇組計劃恐被耽擱,他參與署名,是希望能夠幫助臺灣電影產業。

電影業者對文策院提出3訴求,包括立即與產業針對2.0版本及其對於國際合制的適用性公開討論;在公開說明前,原版規章與申請機制應持續適用;未來任何政策轉變,皆須公開透明,與業界妥善溝通。文策院表示會舉行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