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偉道來 500名理工生被美國使館拒籤,怎麼辦?怎麼看?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前段時間,有近500名被美國高校錄取的中國理工科學生在申請赴美簽證時,被美國使領館以不符合美國“《移民和國籍法》第212條(f)款及第10043號總統令”爲由拒籤。這些學生均是擬赴美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大部分學習電氣電子工程、計算機、機械、化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專業,擬就讀的高校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
這件事在國內引起較大範圍的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公開表態,“敦促美方糾正錯誤,重新審議有關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簽證申請,停止利用各種藉口對中國留學生無端限制和打壓,保護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爲中美人文交流與教育合作營造良好氛圍。”
此事引出了兩個關注和反思的焦點。首先是,這500名學生以及以後可能也會遭遇拒籤的學生,如何應對這件事情。其次是,我們如何看待、評估40多年來大批中國學生留學美國的利弊得失。
先分析怎麼辦的問題。
美國使領館做出的拒籤決定,是不可申訴的。中國學生如果還想去美國,可以重新提出簽證申請,但是重新申請,必須提供上一次申請時未提供的信息,或者證明個人情況在上一次申請後發生了變化。但即便這樣做了,重新申請通過的可能性依然極低。因爲美方拒籤的理由,是該學生的學歷背景(比如國防七子加北郵)以及就讀的專業,可能會損害到美國的國家利益。學生的學歷背景是不能更改的,改換就讀專業,就要重新向美國學校提出申請,不但耗時日久,也會被美國簽證官懷疑。
那麼,美國總統拜登會不會廢除特朗普簽署的第10043號總統令,從而給中國的理工科研究生們打開一條赴美學習的道路呢?
這個可能性也不大。因爲特朗普簽署第10043號總統令的背景,是中美兩國的科技競爭,美國不願意中國學生前來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從而增強中國的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打壓中國是美國政壇的共識,拜登不可能廢除這個總統令。
唯一可能的是,如果將來中美關係好轉、或者出於某種國際關係的交換,在任的美國總統(不一定是現任的拜登)發出指示,美國外事部門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放寬對中國理工科學生的限制。
這樣的外部環境,至少現在沒有。
因此,筆者建議那些被美國拒籤的學生們,在等待的同時,不妨另闢蹊徑,試試看能否到其他國家留學深造。
在國際化、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本人有能力、家庭有財力,能夠出國深造,當然是好事一樁。學貫中西的人才,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稀缺資源。
回過頭來分析如何看待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利弊得失。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媒體對歸國留學生進行表揚,最常用的8個字是“學成歸來、報效祖國。”
事實呢?
筆者沒有權威的數據,但是從周邊親朋好友得到的信息、多年的觀察,以及中國社會的普遍共識,改革開放40多年,至少在前20年,很多出國留學的學生,尤其是到美國留學的學生,學成之後留在了美國,沒有回到祖國。包括一些公派的留學生,也留在了美國。
這其實是一個個人選擇的問題。去到美國的中國學生,有留下的,有回來的,留下的建設美國,回來的報效祖國。對中美兩國而言,這是雙贏。
相比較而言,美國的贏面更大一些。因爲那些優秀的人才,從小學到大學,都是由中國培養的,美國是得了便宜。這個觀點,一度頗爲流行,也讓一些國人憤憤不平。
最近這些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出國留學的多了,回來的也多了。爲什麼回來的多了?因爲一方面,在國外生存也不容易,必須是拔尖的人才纔有可能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國內的工作機會也開始多起來,待遇也上去了。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也出現了。有不少人,學成回國了也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
這也讓一些家庭開始反思,留學費用動輒百萬,回來後找個工作月薪不到一萬,有的還找不到工作。
這是何必呢?!
筆者希望中國的家長和孩子,以平視的眼光和心態看待出國留學這件事。不要指望百萬的付出,得到超過百萬的回報。家庭有足夠的財力,支持孩子出國留學,就當是孩子增長了見識,豐富了閱歷。至於是否因此找到高薪的工作,倒在其次。
相信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收入的提高,這樣一種觀點和共識將成爲中國社會的主流。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爲《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爲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王義偉經濟觀察報部門主任
經濟觀察報海外部主任,臺海問題專家,長期關注民營經濟、國際經貿和反傾銷,對宏觀經濟也有深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