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危害6保育類 黃喉貂最慘

玉山黃喉貂。圖/玉管處約聘研究員印莉敏提供

塑膠風險侵入動物棲地。環團昨發表保育類野生動物及棲地微塑膠污染調查,發現臺灣黑熊、臺灣水鹿、黃喉貂、石虎、金門歐亞水獺、櫻花鉤吻鮭都受害,其中黃喉貂排遺塑膠檢出率爲百分百最嚴重,呼籲加速禁用一次性塑膠,避免微塑膠進入自然環境。

綠色和平耗費近一年時間與十四個領域團隊合作,走訪八地點、檢測臺灣保育類紅皮書中的六種生物及其棲地、飲用水,採集一一二份排遺、驗出六○四個微塑膠,其中黃喉貂排遺每公克有十八點六五個微塑膠,濃度最高,其次爲金門歐亞水獺二點七二個、石虎一點六四個、臺灣黑熊一點一三個、臺灣水鹿零點零九個。

另櫻花鉤吻鮭食物來源的水棲昆蟲,每隻有二點七七個微塑膠,推論櫻花鉤吻鮭從食物鏈攝入微塑膠的風險提升。

影響繁殖率 肝腸發炎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姜博仁指出,微塑膠可能導致野生動物繁殖失敗率增加、肝臟腸道發炎;黃喉貂食物來源廣,會翻垃圾桶找廚餘,還曾發現黃喉貂的頭卡在八寶粥的罐子。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說,過去調查到的環境微塑膠多是纖維,此次以碎片、顆粒爲主,顯示臺灣陸域生態系微塑膠污染來源有其特殊性;在動物排遺中發現微塑膠,只能代表有攝入,但目前仍缺乏科學證據顯示攝入微塑膠會造成哪些健康風險。

陳德豪表示,野生動物及棲地水體大多位於人類活動相對較少的地方,若此次黃喉貂排遺塑膠檢出率爲百分百,代表微塑膠已成爲陸域生態系的新威脅,值得投入更多研究。

一次性塑膠 環團促禁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唐安說,從城市到生態棲地都存在塑膠污染,不僅影響人類生活,也加重保育類動物的生存壓力,應儘快禁用一次性塑膠,提出明確的減塑時間表,並針對塑膠包裝訂定相關限制法規。

環保署說,正推動「全民綠生活」,今年七月起自備環保杯優惠已上路,也會督促地方政府在二○二四年底前,提報實施限用一次性塑膠飲料杯的措施,加強減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