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同時間使用不同廠牌快篩劑 結果不一樣?
爲什麼同時間使用不同廠牌快篩劑,結果可能不一樣?2階段+3原因專家告訴你。(示意圖/Shutterstock)
新冠肺炎在臺灣社區大流行,許多民衆都有快篩經驗,但不少人發現,同一時間使用不同廠牌的試劑,篩出結果卻不一樣,有的顯示陰性,有的是陽性,到底哪個準確?是不是最好都要用不同廠牌篩看看?甚至有些人白天快篩檢測出來是陰性,試劑卡匣放到晚上卻「冒出2條線」變陽性,這樣到底有沒有感染?
新冠病毒在本土大爆發後,快篩試劑已成了許多人家中必備物品,除了市面上可以買到不同廠牌的試劑,也有不少人是從國外帶回或親友寄來的試劑。最近就有民衆在社羣媒體分享,在確診後隔離第5天使用3個廠牌的快篩試劑,竟然只有1個試劑顯示陽性,其他2個都是陰性,不少網友都回應發生類似情形。
也有人提到,白天的快篩結果是陰性,安心出門後,晚上回到家,同一個試劑的卡匣竟出現第二條線、成陽性反應,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沒有感染、體內有沒有病毒?還有學者引述國外資料表示,使用同一支棉棒同時取喉嚨扁桃腺和鼻腔的檢體,或用2只棉棒分別挖鼻子和喉嚨,做2個快篩,都能提高敏感度。大家真有需要「又戳鼻子、又挖喉嚨」嗎?
●不同廠牌、不同批號、重複操作 都可能造成快篩結果不同
不同廠牌的快篩試劑做出來的結果確實有可能不同,但這種情況較常發生在感染初期或後期接近康復的階段,因爲病毒量較低,不一定每個廠牌、每一次的快篩都能檢測出來。大致有以下3種原因可能造成快篩的結果不同:
1. 各廠牌本身敏感度不同:
若對照PCR核酸檢測的Ct值(Ct值愈低,病毒量愈高),長庚大學新興病毒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快篩試劑大約在Ct值23~28之間可以檢測出陽性,因此感染者的Ct值若在23~28區間,不同廠牌的快篩試劑結果可能就不一樣。
例如感染者的Ct值是25,A廠牌的試劑敏感度較高、Ct值<28就能檢測出,那麼這位感染者使用A廠牌的試劑就能檢出陽性,若B廠牌的試劑必須Ct值<23才能檢測出,就可能檢測不出來。但如果感染者的Ct值是17、病毒量相當高,那麼無論使用A廠牌或B廠牌的試劑,都能檢測出陽性。
(示意圖/Shutterstock)
2. 同廠牌、但不同批號的產品有差異:
林口長庚醫院病理系檢驗醫學部副主任黃瓊瑰表示,所有試劑送食藥署查驗登記時都要通過性能測試,包括敏感度、特異性、和臨牀檢體評估,品質完全符合要求才能通過查驗。但即使是GMP認證的廠商、且有一套品質管控流程,仍可能出現不同批號製造出來的試劑敏感度略有差異。
她表示,在醫學實驗室中會有一套把關標準,以弱陽性、病毒量較低的檢體,病毒量大約相當於Ct值25、26,測試不同批號的試劑;偶爾確實會看到同一廠牌不同批號敏感度有差異。而家用快篩沒有這套把關程序,更難掌控每一批製造出來的試劑效能都一模一樣。
3. 重複操作、上皮細胞量減少:
黃瓊瑰表示,呼吸道只有一層上皮細胞,如果同一時間重複進行鼻咽快篩,通常第一次採撿到的細胞量較多,但如果馬上就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採檢,可能有些細胞在第一次採檢已被刮掉,採撿到的細胞量、病毒量就會相對少一點,進而影響採檢結果。
●「有意義的感染」可考慮使用不同廠牌試劑快篩
那麼有必要同時間用不同廠牌的試劑進行快篩嗎?黃瓊瑰認爲,如果在感染初期、病毒量較低的時候第一次驗出陰性,即使有懷疑也不一定需要急着用另一個廠牌的試劑篩檢,隔天再篩看看應該就有機會直接檢測出。
施信如則建議,如果仍有疑慮、而且是「有意義的感染」,還是可以考慮用不同廠牌的試劑篩看看。她解釋,「有意義的感染」指的是有症狀、懷疑自己感染、而且可能傳染給別人,尤其自己本身是高危險族羣,需要儘快確診、就醫並拿藥治療,或者雖然自己不是高危險羣,但有可能接觸老人、幼兒,那麼如果對於第一次快篩陰性仍不放心,還是可以考慮換其他廠牌的試劑進行快篩。
但如果本身不是高危險羣,而且大多待在家,外出工作也可以戴口罩、與其他人保持一定距離,不會接觸高危險羣,就不一定要急着用其他廠牌快篩。
施信如表示,如果在感染初期,等到症狀更明顯,通常隔1~3天無論哪種廠牌的快篩試劑都能檢測出,連續篩5天,8~9成的感染者都能篩出陽性。假設是感染後期、接近解除居家隔離,也可以根據自己是否會接觸高危險羣,判斷是否要用不同廠牌試劑快篩,以降低傳染給高危險者的風險。
●超過建議判讀時間就不再判讀 有疑慮隔日再篩
但爲何會有快篩試劑早上明明驗出一條線、陰性反應,卻在幾個小時後冒出第二條線、成陽性結果?雖然產品說明書寫着超過判讀時間(一般約15~20分鐘)就不可再進行判讀,但仍有不少人認爲可能有被感染,只是病毒量還很低,試劑無法馬上判別,通常過很久纔出現第二條線的情況,第二天或隔幾天再驗就會馬上出現2條線。真是如此嗎?
對此,黃瓊瑰和施信如都強調,只要超過說明書上的建議判讀時間,之後的呈色反應試紙或卡匣變化就不再有意義,不該再拿來判讀。因爲呈色劑本身就是一種化學物質,空氣中的干擾物都有可能產生氧化,造成試劑呈色反應,但這並不是病毒抗原與抗體反應的結果;即使出現很淡的第二條線,也應該在建議判讀時間內呈現,「過了時間再判讀的結果可能不是真的抗原抗體反應。」黃瓊瑰說。
至於會不會是病毒量太低纔會等這麼久纔出現2條線?施信如認爲這只是一種臆測,如果有疑慮或症狀,隔天再驗就好,不須自己過度擔心短時間一驗再驗。黃瓊瑰建議,2次篩檢時間建議間隔24小時,因爲感染週期通常經過24小時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較符合效益。
●鼻子、喉嚨一起挖提高篩出率?病毒專家:戳鼻子就足夠
另外,日前有專家引用加拿大一所大學的研究數據指出,同時採檢鼻子和喉嚨的檢體,可以提升快篩的陽性檢出率。研究使用的是國內便利商店都能買到的其中一個快篩廠牌,如果使用一枝棉棒取喉嚨和鼻子的檢體,敏感度可以從只採鼻子檢體的68.4%提高到81.6%,如果用2只棉棒分別挖鼻子及喉嚨,做2個快篩,敏感度更可以進步到 88.1 %,而且強調採的是扁桃腺的檢體,不只是唾液。
這位專家的理由是,Omicron病毒株的一大特色是先攻擊喉嚨,很多確診者反應喉嚨痛如刀割,主訴流鼻水的人不多,因此如果快篩只有從鼻子採檢,很可能沒有采到病毒最多的地方,若喉嚨和前鼻腔一起採檢,就有可能提升採到病毒的機會。
不過,黃瓊瑰從病毒學的角度說明,一般來說,流感或新冠病毒在鼻咽部帶有的病毒量還是較高,如果擔心2個鼻孔的病毒量分佈不均,只要2個鼻孔都採檢就能增加準確率。而且口腔原本其他常在的細菌就很多,如果先挖喉嚨再挖鼻子,還可能把喉嚨的細菌帶至鼻腔,並不是很好的做法。
她進一步解釋,許多Omicron感染者反應喉嚨痛,主要是身體感染病毒引發後續的發炎反應,不一定表示喉嚨的病毒量最高、也不見得完全是病毒引起的疼痛。通常確診發燒的那一天病毒量最高,等到發燒第二天才開始喉嚨痛,喉嚨痛大多是身體發炎反應造成的。
施信如也說,雖然研究的推論合理,多采檢幾個部位可能蒐集到的病毒的機會也會增加,但仍是推論的階段,需要更多紮實研究數據的支持,否則仍建議照產品仿單的說明使用,只要正確操作應該就能達到不錯的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