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堅定看好深圳樓市?

原創 劉博團隊

隨着央行射出“三支箭”,深圳樓市突然火了。(517樓市新政:首付最低15%;取消購房利率下限;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短短几天,深圳各大開發商紛紛傳來捷報,售樓處燈火通明,中介機構報告也顯示看房量和成交量均大幅上升。

這時候,市場上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一些觀點認爲深圳樓市的繁榮只是短暫的,政策效應一旦消退,市場將再次陷入低迷。

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爲,市場已經觸底,當前的政策將有助於市場恢復,並開啓新一輪增長。

相信這也是大多數持幣觀望者所糾結的地方,現在,到底是不是買房的好時機。

我們的觀點是,可以堅定看好深圳樓市。

最主要原因,是深圳房地產市場告別了“高供應時代”。

土地供應與房價之間存在直接而深刻的聯繫,正如美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大師托馬斯·索維爾在其著作《房地產的繁榮與蕭條》中所強調的觀點:減少土地供應往往預示着房價的上漲。

以20世紀70年代的加利福尼亞州爲例,當時其房價迅速攀升至美國最高水平,遠超全國平均值,而這一時期加州人民的收入增長、人口增長卻低於美國其他地區。

這種現象表明房價的飆升並非單純由人口增長驅動,而是源於加州制定的嚴格限制土地使用的法律法規。

在深圳房地產市場,你能看到相似的情況,回顧過去十年深圳居住用地供應情況:

2014年居住用地成交:1宗

2015年居住用地成交:4宗

2016年居住用地成交:3宗

2017年居住用地成交:2宗

2018年居住用地成交:9宗

2019年居住用地成交:12宗

2020年居住用地成交:31宗

2021年居住用地成交:38宗

2022年居住用地成交:34宗

2023年居住用地成交:13宗

2024年,截止5月24日,居住用地成交:1宗

從2019年到2020年,深圳樓市迎來一輪快速上漲行情,還記得當時華潤城潤璽一期的爆火,引發深圳市場搖號代持、百萬茶水費、假離婚炒房……

爲了抑制樓市過熱,深圳當時出臺了史上最嚴的“715新政”,並開啓了深圳樓市的“高供應時代”。

在2020年以前,深圳居住用地供應往往是1宗,4宗,3宗,2宗……

而到了2020年以後,深圳的居住用地供應大幅增長,2020年31宗,2021年38宗,2022年34宗。

在2023年,深圳樓市已經偏冷,居住用地供應也開始大幅縮減,降低至13宗。

而到了2024年,深圳真正告別了“高供應時代”,截至5月24日,深圳居住用地僅供應1宗。

在居住用地供應充足的時期,市場上的新房數量較多,購房者的選擇也隨之增加,形成了典型的買方市場。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買家通常擁有更大的議價能力,房價相對穩定或增長緩慢。

相對的,當政府對居住用地的供應實施限制,市場上可供開發的土地數量隨之減少,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種供需失衡將推高房價,使市場轉變爲賣方市場,房價上漲通常較爲顯著。

你現在去買房,可能感覺中介態度很好,房子也隨便挑,但是當這些庫存消化完畢,深圳可能再度陷入“一房難求”的局面。

堅定看好深圳樓市的另一個原因是:區別於北上廣,深圳城市的開發度最高,土地空間最少。

從長遠看,像2020-2023年的居住用地高供應,是不可持續的。

2015年,深圳制定了《深圳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這份文件規定:到2020年深圳的基本生態控制線不變,即劃出不少於974平方公里不可開發的土地,大約佔深圳1997平方公里的一半。

去掉生態控制土地,在剩餘可開發的1023平方公里中,深圳建成區面積已到達927.96平方公里(2020年),意味着可新增土地面積不足100平方公里。

這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還涵蓋了居住、商業、產業、交通、公共服務設施等各種用地。

“十四五”期間,深圳計劃供應居住用地不少於 15 平方公里,如果按照理想的居住用地供應占比30%來計算,“十四五”之後,深圳僅剩約15平方公里的住宅用地供應。

不僅土地資源稀缺,深圳的人口增長也是最高的,而住房自由率則是最低的。

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爲1779.01萬人,創歷史新高;比上年末增加12.83萬人,同比增長0.73%,增量位居北上廣深之首。

從2018年到2021年,深圳常住人口的住房自有率從34%下降至23%,隨着常住人口規模的擴大,住房自有率不斷下降,租房人羣不斷擴大。

因此從本質上看,深圳自然擁有強勁的購房需求。

假設深圳進一步放開限購,並落地首付比例最低至15%,會造成什麼影響?

這不僅會讓深圳本地的購房需求得到充分釋放,也將吸引全國富裕家庭的資金流入,深圳房地產市場可能會經歷價格和交易量的快速上升,從而推動整個市場的繁榮。

縱觀全國,2024年調整土地供應計劃的有三類城市:

第一類城市,逆勢而上,雖然市場不好,2024年住宅供地面積依然大幅增長。

如煙臺,2024年住宅供地同比將增長61%,還有廈門,2024年住宅用地供應量(面積)將同比上升53%。

第二類城市,順勢而爲,大幅縮減2024年住宅用地供應量。

除了深圳,還有東莞,2024年住宅供地面積同比下調了62%!

看下圖,你能感受東莞有多狠,這個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住宅供地計劃僅約爲珠海的40%,而珠海人口僅247萬。

第三類城市,各類保障房、共有產權住房、租賃住房的供地面積爲零,只供應商品房用地。

如鎮江、揚州,2024年均取消了各類保障房的供應,全是商品住宅用地,因爲保障房的供應會一定程度衝擊商品房市場,不利於去庫存。

這說明許多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狀況不盡相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各地房地產市場的表現。

如深圳和東莞等經濟更爲健康、財政狀況較好的城市,沒有必要依賴銷售土地來解決短期財政困難。

這些城市在房地產市場管理上可以更爲靈活,例如在市場表現不佳時可以選擇減少賣地,以避免過剩和價格下跌。

還有一些經濟發展較慢、財政壓力較大的城市,即便房地產市場表現不佳,仍需通過賣地來解決財政困境。這些城市可能將土地銷售給城投公司以獲取融資,用於支付地方公務員的工資等日常開支。

通過這些對比,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城市獨特的市場動態,以及其背後的經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