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卵巢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這些症狀要留意

本文專家:

潘凌亞,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朱筧青,浙江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主任醫師

楊宏英,雲南省腫瘤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薛鳳霞,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沈源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婦科腫瘤科主任醫師

紀 妹,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微創中心主任醫師

“爲什麼患癌的是我?”“怎麼選擇治療纔好?”……很多卵巢癌患者在確診後,有過無助、惶恐,也有過糾結、不安,更多是面對卵巢癌的無助與害怕。

5月8日是“世界卵巢癌日”,婦科腫瘤醫生與卵巢癌患者共唱《陽光總在風雨後》,鼓舞卵巢癌患者積極抗癌,傳遞長生存希望。

爲什麼很多卵巢癌,一發現就是晚期?

卵巢癌雖然不是女性生殖系統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但具有惡性程度高、侵襲性強和易復發的特點,被稱爲“沉默殺手”。

“雖然在婦科腫瘤中的發病率不是最高的,但卵巢癌發現疾病時基本70%~80%已爲晚期,這也是卵巢癌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潘凌亞教授說。

浙江省腫瘤醫院婦瘤外科主任醫師朱筧青教授介紹,卵巢不像宮頸、子宮,它深居盆腔之中,非常隱蔽,所以當病人感知到症狀時,多數已經到了疾病晚期。而且疾病本身也有腹腔內廣泛種植播散的特點。

不少患者出現腹脹腹痛、腹部包塊、食慾變差等症狀後就診,自己誤以爲是消化道症狀。“早期卵巢癌沒有特異性症狀,一旦到了晚期出現腹水,病人都有明顯的腹脹症狀。”雲南省腫瘤醫院婦科主任醫師楊宏英教授說。

早診早治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關鍵,面對“沉默”的卵巢癌,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薛鳳霞教授提醒,定期健康體檢是一個重要手段,如B超等就可以發現卵巢病變端倪,可再進行進一步檢查。

面對卵巢癌別怕,科學治療是關鍵!

2013年確診卵巢癌(BRCA基因突變)的唐女士(化名),也已成功抗癌11年。“我想不到自己怎麼會得癌症。經歷了兩次手術、經過了兩次復發,以爲自己的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後來有了一個‘急轉彎’給了我希望,靶向藥出來了,再到納入醫保,堅持用藥後目前我病情穩定。”她說。

“手術+化療+維持治療”已經成爲卵巢癌治療的新模式。“手術和化療一定是卵巢癌治療基石,維持治療是全程化管理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三者都應該是缺一不可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婦科腫瘤科主任醫師沈源明教授說。

“手術、化療和維持治療就像卵巢癌治療的‘三駕馬車’。”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微創中心主任醫師紀妹教授形象地比喻道,手術主要是把病人的腫瘤負荷去掉,化療就是把所殘留的惡性腫瘤細胞消除,然後再用維持治療去控制疾病復發。

新療法讓卵巢癌擁有更長生存可能

據《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版)》,卵巢癌在初始治療後大部分患者都能獲得臨牀緩解,70%患者在初始治療後會出現復發,5年生存率爲46% 。 ①

“我們現在基本上把卵巢癌當成慢性病來對待、管理。”薛鳳霞教授介紹,我的一位患者復發做了四次手術,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仍然還健康地活着。剛確診的時候她的孩子還在上高中,她說我的夢想是看着孩子上大學,到現在她已經看着孩子結婚生子。現如今,癌症復發後的治療有很多辦法,包括手術、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尤其是隨着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這樣的靶向藥物出現,已經使無復發的間隔週期明顯延長,所以將來長生存的患者會越來越多。

目前PARP抑制劑主要用於晚期卵巢癌治療緩解後的維持治療。2022年9月,PARP抑制劑在中國境內獲批與貝伐珠單抗聯合用於HRD陽性晚期卵巢癌一線維持治療。

基因檢測是篩選卵巢癌維持治療獲益人羣的重要手段。紀妹教授介紹,目前不少國內外指南在卵巢癌確診病理後都給予了基因檢測的建議。

朱筧青教授表示,對於上皮性卵巢癌,我們建議確診後最好做一個基因檢測,起碼做一個BRCA的檢測,除了對患者個人治療有幫助外,也有助於判斷是否有家族遺傳性。當然在經濟允許的條件下,還可以把基因檢測做得全一點,比如加入HRD的檢測。

其實,復發和轉移是全身所有惡性腫瘤的一個基本的生物學特徵。“希望大家要學會與疾病和諧共處。”潘凌亞教授說。“卵巢癌患者能夠正確地對待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不要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通過醫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讓疾病的發展過程變得緩慢、溫和。”

面對卵巢癌,“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

參考資料:①中國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專業委員會.卵巢惡性腫瘤診斷與治療指南(2021年版) [J].《中國癌症雜誌》2021年第31卷第6期. DOI: 10.19401/j.cnki.1007-3639.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