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重建申請量居六都之末 桃園都發局稱1原因

桃園受理危老輔導案件居六都之末,議員力促找出申請低落的原因,並積極協助民衆危老重建,避免頻繁地震影響市民居住安全。(都發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受理危老輔導案件居六都之末,議員力促找出申請低落的原因,並積極協助民衆危老重建,避免頻繁地震影響市民居住安全。(都發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0403花蓮大地震震出老舊大樓問題,議員李家興和劉曾玉春說,桃園危老建築申請量連年居六都之末,和臺北相差近百倍,直指臺灣位處地震帶,更該積極介入幫助民間加速推動。都發局長江南志坦言桃園城市相對年輕,開發量能集中新興重劃區,年初已修正獎勵覈算基準,並將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加速推動老舊建物更新。

李家興和劉曾玉春說,桃園市屋齡超過30年的老舊建物約30萬戶,其中大樓9萬戶、公寓5.5萬戶、透天15.5萬戶,但桃園受理危老輔導案件僅184件,遠低於臺北的1030件、新北550件、臺中760件、臺南346件、高雄316件,市府應找出申請低落的原因,並積極協助民衆危老重建,避免頻繁地震影響市民居住安全。

江南志說,桃園是一座相對年輕的城市,近年建設能量集中新開發區,其他五都缺乏新開發區,纔會積極在舊市區尋覓可開發用地,市長張善政上任後發現問題,除持續政策宣導、增加申請管道,面對全臺統一的危老獎勵標準,也於今年初修正覈算獎勵。

江南志也坦言,危老案件重建要所有權人100%同意,整合不易,正研擬推動防災型專案都更,一定面積以上、具潛在危險的社區,經50%同意、申請,住宅處即專案協助辦理都計變更,提高其基準容積,最高得以基準容積的2倍或原容積的1.5倍都更重建。

江南志說,6月將成立都更專案辦公室,統一窗口辦理都更流程、財務試算、媒合開發商及建商等工作,只要社區住戶50%以上同意,將協助財務模擬,75%以上同意,則協助模擬選配與招商,盼透過簡化行政程序及法令放寬,加速老舊建物更新。

江南志提到,臺灣在921大地震後,已大幅度修正建物耐震規範,0403花蓮大地震中可發現,只要依照相關法令及耐震專業設計的建物,都能達到大震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