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開工建造第三座工廠,樂道首款車型將於9月量產下線

隨着第二品牌樂道首款車型L60下線在即,蔚來汽車正在開工建設第三座工廠(F3),爲樂道品牌接下來車型量產做準備。

6月5日,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對外透露,蔚來第三工廠位於合肥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已於近日開工建設,單班產能10萬輛,將用於後續蔚來品牌和樂道品牌產品的生產。

秦力洪進一步指出,由於近期蔚來品牌熱銷和長期戰略,蔚來位於合肥的現有兩個工廠已經達到設計的單班產能。隨着後續新產品的推出,現有工廠的生產能力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蔚來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

界面新聞從天眼查獲悉,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第三製造基地分公司已於5月14日成立,負責人爲秦力洪,經營範圍包括道路機動車輛生產等。

蔚來汽車目前在合肥擁有兩座整車工廠。其中,蔚來合肥先進製造基地(F1工廠)承擔絕大多數車型的生產,包括ES8、ES6、EC6、ET7和 ES7,產線升級後年產能最高可達30萬輛;位於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的蔚來第二先進製造基地(F2工廠)於2022年第三季度投產,主要生產ET5和ET5T。

一位蔚來汽車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透露,樂道L60將先在F2工廠生產,並於今年9月量產下線。新工廠由於採用新設備和新工人,會考慮先做成熟車型的替代產能,而不是作爲主力工廠投入使用。

界面新聞從合肥官方渠道瞭解到,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擬建設三座智能汽車工廠,引入數百家關鍵配套項目,形成完整與高度聚集的產業鏈。園區規劃整車產能100萬輛/年,電池產能100GWh/年,預計年總產值有望達5000億元。

2022年5月10日,合肥市經開區與蔚來汽車就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二期規劃和關鍵核心零部件配套項目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導入樂道品牌智能電動汽車產品等,並於2024年建成投產。

今年4月合肥日報報道稱,總投資110億元、年產60萬輛的蔚來整車二期項目即將開工建設。但蔚來汽車官方向界面新聞否認了這一產能規劃目標。

考慮到工廠規劃佈局,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也或將在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生產。螢火蟲品牌主要面向歐洲市場,定位在10至20萬元級別車型。根據內部規劃,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大品牌將形成類似豐田集團的“雷克薩斯、豐田、鈴木”階梯式矩陣。

今年5月,蔚來汽車銷量再度超過2萬輛,創公司歷史新高。蔚來汽車內部員工向界面新聞分析指出,小米汽車和雷軍的品牌效應,帶動新能源汽車破圈效果明顯,擴大了純電市場用戶規模。在小米汽車產能瓶頸和漫長交付週期下,蔚來汽車接住了小米汽車外溢客戶羣。

另一方面,蔚來汽車BaaS方案降低購車門檻,在促進成交上作用明顯。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近段時間在社交平臺上的積極傳播,以及蔚來汽車獨有的換電模式新增多位國央企合作伙伴,都有利於終端銷售。

樂道品牌則正在搭建和完善銷售體系。據財聯社報道,蔚來樂道事業部內新增設置十六個區域公司,定位爲二級部門,負責區域內樂道品牌推廣、渠道佈局、門店日常管理及銷售結果達成等工作。樂道全生命週期預計只有三款車型,但單款車型月銷量內部預期是5萬輛以上。

蔚來汽車正在爲預期的銷量目標進行提前產能規劃,但這或將進一步加重蔚來汽車的經營壓力。 2023年蔚來汽車全年淨虧損207.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粗略計算,蔚來汽車每賣出一輛車,相當於要虧損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