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6年臺中國小恐減400班 教局:祭出兩大措施因應

臺中市議員陳淑華(中)等人聯合質詢,少子化嚴重衝擊基層教育,逐年嚴重,要求教育局早作因應。記者陳秋雲/攝影

依據人口統計,臺中市今年國小學生源減少約500多人,明年約減1700人,減達60班。市議員陳淑華示警說,若無社會人口遷入,6年後國小累計減300、400班,衝擊基層教育,市府要及早準備。

教局表示,避免學校受減班衝擊,有兩大措施,目前各校都控留教師比例,未來持續評估調降班級人數可行性。另部分新興地學齡人口爆滿,會評估未來學齡人口增減數,滾動調整學區,協助轉介超額學生。

另爲均衡各校發展,避免教育失衡,本局將持續協助各學校發展辦學特色、深化課程精進、汰換更新相關設備等,以穩定生源,併兼顧各校穩健發展。

議員陳淑華說,截至今年3月底,臺中市7歲人口2萬8821人,6歲2萬7109人,5歲2萬5339人,逐年遞減,1歲1萬9046人,0歲僅1萬6797人。

陳淑華說,少子化如同海嘯衝擊基層教育系統,眼前未來兩年學齡兒童每年約減少1800人,以法定每班29人,將減60班以上,如不計社會人口流動,臺中市的國小6年內恐面臨嚴重衝擊。

陳淑華統計,另今年0歲比7歲少了1萬2024人,預估2031年累計減班達400班,屆時可能發生國小關閉或並校潮,而幼兒教育3年後就可能面對少子困境。

陳淑華指出,中科附近的福科國中、國安國小、永安國小因中科就業人口移入,出現就學擁擠、學生爆班的問題。

議員陳俞融舉例,北屯有國小本學年度招收30名新生,今年只剩17人。北區賴厝國小下學年363名新生入學,一公里外的健行國小新生入學僅59人,兩校差距6倍,大者恆大,小者恆小,教育局要未雨綢繆,拿出實際解決作爲。

議員謝家宜表示,臺中市有多處新興重劃區,學童人口區域不均,北屯人口激增,有新設學校或增班需求,建議教育局在考量個別區域發展、人口遷移。

陳淑華請市府嚴肅看待此議題,教育資源失衡有些區域爆滿、有的生源大缺。陳淑華建議,市府以大數據分析,建構AI模型,妥適安排教育資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