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壽司都是1盤2個?背後原因和日本人的美學有關

一盤放兩貫壽司和日本堅持的稱美學有關。(圖/示意圖,中時新聞網資料照)

日本最初的壽司大小和飯糰差不多,爲方便民衆食用才改良成現在的一口壽司,一盤放2貫和日本堅持的對稱美學有關,他們喜歡對稱的美感,給人平衡、穩定、和諧的感覺,因此所有老式傳統建築,包括寺廟、神社等都是採對稱設計。

據《臺灣好新聞》報導,手握壽司起源於江戶時代,當時的份量比現在壽司多一倍,大小就像飯糰,許多人認爲不方便食用,加上食材會掉得滿桌都是,有失用餐禮儀,當時一間壽司店業者將手握壽司改良變爲一口可食用的壽司,卻又怕客人覺得份量變少,纔會一盤給2個,進而演變成今日看到的壽司。

至於爲何會一盤都是2貫,很少有3或4個,這與日本人的美學有關,日本人認爲對稱代表平衡、穩定、和諧,從日本的建築也可見,許多寺廟、神社和傳統建築也都採對稱設計。

當初的壽司店老闆也是秉持對稱的原則,將其帶入壽司中,因此不論是握壽司、卷壽司等,都是一盤兩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