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如何管好用好資金?專家解讀

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啓動(政策解讀)

財政部網站5月17日發佈公告,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已完成招標工作。本期國債計劃發行400億元,實際發行面值金額400億元。本期國債期限30年,經招標確定的票面利率爲2.57%,2024年5月20日開始計息,招標結束後至5月20日進行分銷,5月22日起上市交易。這標誌着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次發行順利完成,全年的發行工作正式啓動。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根據財政部的安排,今年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期限爲20年、30年、50年,分爲22次發行,首次發行時間爲5月17日,11月中旬發行完畢,付息方式爲按半年付息。

爲什麼要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有哪些亮點?如何管好用好資金?記者進行了採訪。

既可拉動當前投資和消費,又能築牢長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區別於一般國債,特別國債是指階段性發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國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爲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

超長期,主要是指發行期限。我國長期國債的期限一般在10年及以上。超長期債券有利於緩解中短期償債壓力。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兼顧了短期和長期,既可拉動當前投資和消費,又能築牢長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有利於地方財政休養生息,將帶來多方面利好。

據介紹,超長期特別國債將重點聚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

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財政部已將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收支納入2024年預算。超長期特別國債是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內容,我國宏觀政策“工具箱”更加豐富。

發行期限、節奏等亮點多

今年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有許多亮點。發行期限較長,“能夠爲建設週期長、投資回報慢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等提供充裕的超長期資金,還攤薄了國債的付息壓力。”連平說。

發行節奏較爲平緩。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總監敖一帆表示,今年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堅持採用市場化原則,面向國債承銷團成員公開招標發行,有利於健全長端國債收益率曲線,促進國債市場長期可持續發展。5月至11月分22次發行,節奏平穩,有利於減輕對市場的衝擊,維護債券市場平穩運行。

市場目前對穩定安全資產的需求較高。“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利於平衡國債市場供需結構。今年以來,保險、理財、基金等非銀機構資金充裕,對超長期國債需求比較旺盛。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將有利於滿足市場機構對於超長期債券的投資需要。”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王海璐說,工行將充分發揮自身資金、渠道、人員、專業優勢,積極做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承銷和投資工作。

項目跟着規劃走、資金跟着項目走、監管跟着資金走

國債資金最終要投資到項目上,如何用好今年的1萬億元增量資金?配合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研究起草了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的行動方案,經過批准同意後即開始組織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介紹,堅持“項目跟着規劃走、資金跟着項目走、監管跟着資金走”的原則,切實加強統籌協調,做好資金保障,優化投入方式,加大監管力度,特別是要儘快建設一批前期工作比較成熟、具備條件的項目。

“結合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實際,研究建立監管機制,加強對資金分配、下達和使用的全過程監管,確保規範、安全、高效使用。”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發行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是記賬式國債,與普通投資者較爲熟悉的儲蓄國債在投資者羣體、交易方式、流通性、付息方式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業內人士提醒,記賬式國債價格會隨着市場行情變化而波動,投資者要根據自身需求理性投資,切勿盲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