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白俄總統斡旋瓦格納兵變?外媒曝「一通電話」內幕

外媒指出,白俄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代普丁出面與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談判,主因在於普丁不願與普里格津交涉。(資料照/路透社)

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兵變36小時後畫下句點,令外界霧裡看花,其中一個癥結點是爲何由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出面斡旋,而非普丁?外媒指出,是因爲普丁拒接瓦格納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的來電,才改由魯卡申柯出面調停。

俄羅斯獨立新聞網站梅杜扎(Meduza)25日引述親克里姆林宮消息人士指出,普里格津23日晚間宣佈展開他所謂的「正義遊行」(march of justice)後,俄羅斯當局就開始與他談判。

包括軍方高層、克宮、政府官員都試着與普里格津談判,但很難確定究竟該談些什麼,普里格津的要求相當含糊且奇怪,他要俄國防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走人,瓦格納(Wagner Group)擁有自主權及更多資金。

梅杜扎先前報導,克宮原先希望以「相對和平」的方式解決這起事件,但礙於無法與普里格津達成協議,克宮於是下令各州長、政治人物公開譴責普里格津,24日上午10時,普丁也在全國電視演說中砲轟普里格津爲「叛徒」、「在背後捅刀」,普里格津則回嗆普丁錯了,當時瓦格納傭兵已經佔領俄南頓河畔羅斯托夫市(Rostov-on-Don),並且北上進逼莫斯科。

24日中午,普里格津試圖聯絡克宮,據信他甚至試着打給普丁,消息人士說:「但總統不想與他交談。」

消息人士相信,普里格津或許意識到他「做得太過火了」,「部隊持續前進的前景並不樂觀」,當時瓦格納已經逼近俄軍及國家近衛軍(National Guard)設下第一道防線的奧卡河(Oka River)。另外,儘管普里格津稱「半數軍隊」準備加入他的行動,但實際上兵變行動展開幾小時內,瓦格納並沒有獲得俄軍支持。

報導指出,克宮可能也意識到普里格津已經改變盤算,因此決定避免一場「流血對抗」。

據信參與與普里格津最後一輪談判的人士包括克宮幕僚長瓦伊諾(Anton Vaino)、克宮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俄羅斯駐白俄大使葛利茲洛夫(Boris Gryzlov),魯卡申柯則扮演主導角色。

消息人士透露,普里格津堅持要有高官參與談判,礙於普丁不願意親自與普里格津交涉,能參與談判的代表所剩無幾。

消息人士說:「普里格津需要可信賴的第三方來保住顏面,這是魯卡申柯出面的原因。」出面調停顯然有利於魯卡申柯,因爲他知道如何從「避免俄羅斯爆發流血,或可能的內戰」宣傳中獲益。

不過消息人士認爲,普里格津最終仍在這場叛變中屈居劣勢,包括被流放,普丁也「不會原諒」,消息人士斷言他再也不會有從前那樣的影響力及資源,俄羅斯國防部或許會有人員調動,但那主要出於內部問題,而不是應普里格津的要求。

消息人士評論瓦格納兵變行動削弱了普丁的地位,普丁先是在24日的譴責演說後神隱一段時間,消息人士也認爲他不該讓魯卡申柯出面,同時不該讓其他官員主導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