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川普迴歸做準備?美中貿易份額創2001年以來最低水準

美國對中貿易份額,已降至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的最低水準。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隨着中國爲川普政府迴歸後可能實施的關稅做應對準備,美國對中貿易份額,已降至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的最低水準。」在2024年的最後一天,《日經亞洲》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對美國貿易的依賴度已經創下新低。

報導援引中國海關方面2024年12月公佈的數據指出,以美元計算,今年1月至11月,美國佔中國進出口總額比重爲11.2%,較2001年的份額下降了4.6個百分點,這些數據涵蓋商品貿易。

報導指出,自川普在其首個執政任期內挑起貿易戰,大肆對中國加徵關稅以來,中國開始減少對美國貿易的依賴,加強了貿易多元化。而如今隨着川普揮舞着「關稅大棒」欲捲土重來之際,中方正對可能出現的新一輪貿易緊張局勢嚴陣以待。

《日經亞洲》指出,自2005年左右開始,隨着中國加大對快速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的出口,美國在中國貿易中所佔的份額出現大幅下降。僅在2019年貿易戰期間,美國在中國出口中所佔的份額就下滑了2.5個百分點。

今年1月至11月,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商品佔中國總出口額的14.6%,爲2001年以來的最低水準;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所佔份額,則從峰值下降了4.4個百分點,至6.3%。

報導指,中國的大部分出口,都流向東南亞地區。2024年前11個月,中國對東協成員國的出口總額超過5200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16%,超過任何其他國家或地區集團,其中對柬埔寨和越南的出口分別同比增長了近20%。

報導稱,中國出口商紛紛將銷往美國的產品通過第三國轉運以規避關稅,也可能是造成這些現象的因素之一。

在進口方面,中國對美國的糧食和其他大宗商品的依賴程度已經降低。今年1月至11月,中國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是巴西,約佔大豆進口總量的70%,而美國約佔20%。2017年貿易戰爆發前,巴西約佔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一半,而美國約佔30%。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小麥所佔份額,也已從2017年的近40%降至20%以下,而澳洲、加拿大和法國已成爲佔據市場份額更大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