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又不敢照胃鏡?醫:別緊張!先確認胃痛程度在哪一等級

現代人壓力大、三餐不正常,常覺得腸胃不適,長期下來可能還會有胃痛的問題。 圖/freepik

現代人壓力大、三餐不正常,常覺得腸胃不適,長期下來可能還會有胃痛的問題,但由於症狀常見,許多人都會將胃痛歸因於生活作息、壓力,不過胃痛也有可能是急性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甚至是胃癌導致的。

民衆若遇到胃部不適該怎麼做?什麼樣的情況需要做進一步的胃部檢查?胃部不適時的正確處理流程,讓專家們來告訴你。

等級一:胃部不適 正確飲食、改變生活習慣

多數民衆胃部不適都是因爲生活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造成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家醫科醫師侯君穎建議,可以先靠着正確飲食、應對壓力源、改善生活習慣來改善症狀,不一定要馬上做照胃鏡等侵入性檢查。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營養師指出,胃本身就有很好的平衡調節機制,因順應着胃的特性,提供胃部營養素,避免所謂的「傷胃食物」,並充分咀嚼,每一口食物應咬20-30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保護胃部健康。

等級二:胃痛 瞭解疼痛原因、考慮就醫治療

不過,若是胃部不適的情況已經到達「疼痛」的程度,就要考慮就醫治療。從中醫觀點來看,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賴博政分享到,一般常見的慢性胃痛可分爲三大型,治療方法與穴位按摩都不完全相同。

• 氣機阻滯好發族羣:容易緊張,壓力較大的民衆。常見症狀:肚臍周圍脹滿,疼痛部位不固定,通常脹滿感大於痛感,情緒起伏大時誘發,疼痛常延伸至肋骨兩側,伴有打嗝嘆氣,排氣後症減緩,舌苔薄白,脈弦。保健穴位:合谷穴、內關穴。

• 食積胃脘好發族羣: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的族羣。常見症狀:胃部常常脹滿,嚴重時悶痛,部位固定,通常在進食完不久後發生,伴有口乾口臭、噁心,胃食道逆流,嚴重時會嘔吐,大便偏黏不成形,不常解便,舌苔厚膩,脈滑。保健穴位:中脘穴、天樞穴。

• 腸胃虛寒好發族羣:常吃生冷飲食,如生猛海鮮、生菜沙拉的民衆較容易發作。常見症狀:突發性胃部隱隱作痛,熱敷後症狀改善,遇寒則加重,通常大便較軟散,解便次數較多且不成形,容易腹瀉,手腳冰冷,舌苔薄白,脈沉。保健穴位:氣海穴、關元穴。

圖/健康醫療網

若以西醫角度來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表示,胃痛有可能是急性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三種疾病的症狀不盡相同。

• 急性胃炎:疼痛通常都會很明確知道是在某一事件之後引起的,大多患者都是吃了刺激性的食物,如:麻辣火鍋、烈酒等,引發疼痛,若痛個一天、半天,直到吃藥後才緩解,大多都是因爲急性胃炎。

• 胃潰瘍:胃部持續性的悶痛,且吃了食物之後症狀會加重。

• 胃食道逆流:當胃酸逆流至食道,刺激神經,也會造成疼痛,疼痛位置通常位在腹部中間,並伴隨胸口灼熱、口中有酸氣味、喉嚨癢癢會想咳嗽。

有些民衆遇到胃痛問題,可能會想自行購買藥物服用,然而吃錯藥物、藥量反而會引起反效果。李柏賢醫師表示,自行購買藥物服用時還有可能會忽略潛在的重大疾病因子,建議民衆若有任何症狀應善用醫療資源,尋求就醫檢查。

等級三:長期胃痛+其他症狀 認識檢查、進一步診斷

如果胃痛情況沒有獲得改善就要特別小心,因爲嚴重有可能是「胃癌」引發的疼痛問題。輔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暘朝提到,如果胃痛,又合併有貧血、解黑便、體重嚴重減輕等症狀,需要特別注意,建議要做進一步檢查。

胃部檢查有哪些? 怎麼選擇適合的檢查方式?

圖/健康醫療網

關於胃部的檢查方式有很多種,最直接看到胃內部狀況的便是胃部內視鏡檢查,也就是所謂的「照胃鏡」,而胃鏡也是早期發現胃癌的重要診斷方式。

一般的胃鏡檢查需要進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從咽喉放入內視鏡進入胃進行檢查。現在也有膠囊胃鏡,不需麻醉就可進行檢查,有些民衆年紀較大、心臟、肺部功能不好,擔心麻醉風險,也可以膠囊胃鏡進行檢查。

而除了胃鏡外,還有腹部超音波、腹部X光、幽門桿菌吹氣測試等各種檢查,如果民衆不確定要進行哪一種檢查,該怎麼辦?

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蘇若荃建議,民衆可前往肝膽腸胃科或家醫科,醫生會視病況嚴重程度與症狀時間長短安排適當的檢查,例如胃鏡與大腸鏡檢查,若高齡族羣不適合侵入性檢查,也可改做胃幽門桿菌吹氣測試、腹部超音波、腹部X光等,有助於鑑別病因。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原文爲:【懶人包】胃不適、胃痛怎麼辦?我需要照胃鏡檢查嗎? 正確處理流程專家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