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京東 28日闖關上市聆訊

網易、京東赴港二次上市

中美關係近期惡化,加速中概股迴流。大陸互聯網巨頭網易與京東將於5月28日尋求通過上市聆訊,網易計劃在6月11日在香港第二上市;京東則爭取於6月18日第二上市。其中,網易預計募資規模可達20億美元,至於京東募資規模預計爲30億美元。

綜合陸媒報導,接近京東上市團隊的知情人士透露,京東通過上市聆訊不會有難度。若通過上市聆訊,京東最快將於5月31日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並於6月4日左右開始招股。

另有消息人士稱,京東新增多家銀行負責此次來港二次上市。京東已新增選華興資本、傑富瑞爲聯席全球協調人,並增選美國銀行、中信里昂和瑞銀爲聯席保薦人,以及全球協調人。

消息人士透露,京東的交易規模可能會大一些,將通過出售5%的股權籌資30億美元資金,而網易的籌資目標爲20億美元。兩宗交易共計可籌資50億美元,料將成爲2020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最大的交易。

自2019年11月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後,引發中概股迴流浪潮。不過,大陸在1月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公司均暫時擱置赴港上市計劃。隨着疫情局勢近期趨緩,加上美國政府施壓中概股,加速美國中概股推動回到香港上市的計劃。

中金公司指出,中概股願意迴歸香港或A股,主要考慮到業務發展有融資需要、增加股份流動性、靠近本土市場、能取得更好估值,在中美關係緊張局勢下,也能夠減少所需面對的監管風險。

爲了迎接中概股迴流,港交所近日也正考慮縮短新股上市的招股結算週期,希望由五天減至一天,以增加市場競爭力。

根據投行估計,美國投資者目前持有價值3,500億美元的中概股,約佔整體中概股市值的1/3。據香港目前的上市規則,若在港第二上市公司的交投量超過其全球交易總量的55%,相關公司可將香港改成爲主要上市地區。在中美緊張局勢再次升級的背景下,將加速中概股迴歸香港,港交所料將成爲主要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