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盛消費拉高現金需求,交行上海市分行推“零錢包”、自助機具破解“零錢荒”

今年超長春節假期,點燃了中國人旺盛的消費需求,全國出行人數和消費總額均創歷史新高。爲滿足消費爆發帶來的巨大支付需求,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積極響應人行工作要求,前瞻謀劃、精心準備、細緻實施,完善現金支付便利化舉措,多措並舉優化支付服務,有效保障了市民遊客的現金需求,助力在滬消費便捷順暢,假日經濟紅紅火火。

助力破解“找零難”,節日消費更便捷

“沒零錢”是最令消費者和商戶尷尬的場景。出門旅遊、探親訪友,不可避免會用到小額人民幣現金支付。預見到長假市民遊客強烈的“換零錢”需求,今年春節前,上海市分行提前部署,所有網點全覆蓋推廣“零錢包”快捷兌換服務。

分行設計定製了“零錢包”,鈔袋上印有“不得拒收人民幣”及“愛護人民幣”等宣傳。網點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將固定金額的小額鈔券提前裝入“零錢包”,包括20元、10元、5元、1元等常用小額鈔券。客戶到網點後,如需進行“零錢包”兌換,可使用快捷叫號優先辦理。由於事先準備充分,節日期間兌換過程快捷順暢。不少市民遊客在交行網點,快速拿到彙集多種面額零錢的“零錢包”,大呼方便,紛紛爲銀行點贊。

大大小小的商戶,每天都要面對大量支付和找零需求。交行跨前一步,主動服務。交行上海市分行組織15家網格化責任區牽頭網點,對網格化負責區域全排摸,瞭解客戶需求,加大零錢包投放力度。春節期間,根據人行上海分行要求,組織相關支行對南京東路周邊劃定區域的100餘家商戶上門排摸、積極宣傳、主動服務。該行還對開立基本戶的出租車企業進行對接排摸,主動提供“零錢包”上門投放服務,有效保障了商戶交易支付順暢,助力市民遊客擁有良好體驗。

同時,交行手機銀行也開通人民幣零錢預約及外幣預約取現功能,方便客戶自行預約兌換。

分行還建立“備付+主辦網點制度”,覈定133家營業網點營業前20元以下(含20元)面額的備付金額,確保券別備付數量充足,並根據網點地理位置、交通狀況、區域佈局、客羣需求等選取16家網點作爲小面額現金兌換業務主辦網點,擔任其他網點小面額備付應急點,以應對需求激增等突發情況。這一部署,在全市形成以16家小面額主辦網點爲圓心、117家網點爲半徑的長效供應機制。

服務老人和老外,現金服務不缺位

儘管近年來電子支付快速發展,但支付存在多元化場景中,每天都有市民遊客走進銀行網點,要求提取或兌換現金。特別是老年人羣、境外人士等羣體,他們有強烈的現金支付需求。爲這些重點人羣做好現金服務工作,讓所有人都能享受順暢交易,意義重大。

面對不同客羣,交行上海市分行多措並舉提升現金服務水平。分行先後制定了《基層營業網點適老化現金服務工作指導意見》《優化境外來華人員支付服務水平實施方案》,統一規範網點基本敬老服務設施及境外人士服務標準。分行133家網點均爲老年客戶、境外人士等重點客羣設置了現金服務專窗、專用服務通道,並以點帶面,打造出11家金融養老示範網點,選取45家網點作爲境外來華人員優化開戶服務的重點網點,配備具備外語、手語等專業能力員工。交行員工全流程的外語、手語服務,讓客戶如沐春風,贏得境外人士等客羣好評。

分行轄內15家網格化責任區的牽頭網點,在與街道社區共建聯動網格化管理模式基礎上,今年與街道社區積極對接、集中宣傳,利用商場、廳堂、社區、學校開展多方位宣傳。以廳堂公衆教育區爲陣地、社區企業互動宣講爲抓手、線上渠道傳播爲助力,開設了微課堂、交惠課堂、移動課堂、雲上課堂等形式多樣、羣衆喜聞樂見的宣教形式,讓更多人瞭解和使用銀行服務。

改造自助機具,ATM也能取出零錢

消費者的支付需求是全天候的,在非營業時間,銀行能否爲消費者提供零錢?交行的答案是肯定的。

交行上海市分行積極進行自助機具功能改造配置,現有現金類自助機具均已實現外卡取現功能。同時,根據人行要求,分行進一步開展機具改造,可滿足100+10元票面的支取,並自行設計並張貼10元面額鈔券對外支付標識,提升公衆的知曉度。

春節期間,分行已在3臺自助機具上率先推出這一服務。分行正結合上海地區機具分佈情況,選定旅遊商圈、境外來華人士集中區域、老年人集中社區,逐步增加自助機具小面額10元券別的投放。可以預見,今後能取零錢的自助機具數量將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交行持續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工作,成立分行、支行、網點三級工作小組,細化專項行動工作內容。15家網格化責任區牽頭網點實行“營業網點+街道社區”共建聯動網格化管理模式,以集中宣傳、定期走訪、重點關注、線索覈查等方式,通過明察暗訪全面排摸,向對公企業客戶發送“不得拒收人民幣”短信近6萬條,引導商戶簽訂《不拒收人民幣現金承諾書》,確保人民幣現金使用。

(注:此文屬於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