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美到荷蘭取經 參考鹿特丹防洪設施及軌道經濟經驗帶回彰化

彰化縣長王惠美參觀被稱爲水廣場的倍恩特姆廣場,平時作爲都市綠地與遊憩場所的公共空間,洪水發生時,則是蓄水池。圖/縣府提供

彰化縣部分地區遇大雨常積水不退,縣長王惠美到荷蘭考察行程,今天到長期飽受淹水之苦的鹿特丹取經,認爲可鼓勵民間建築物興建地下滯洪設施,以因應極端氣候影響;考察軌道經濟時,認爲可做爲未來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及臺中捷運綠線延伸彰化案參考,讓城市空間設計更理想宜居且保有溫度。

王惠美率團赴荷蘭考察,今天到鹿特丹蔘觀被稱爲水廣場的「倍恩特姆廣場」,這處廣場平時作爲都市綠地與遊憩場所的公共空間,洪水發生時,則透過設計集水設施將雨水彙集進入原是休憩空間的蓄水池,以減緩急遽暴雨衝擊,不僅成爲當地居民休閒的場所,更是海綿城市的新典範。

王惠美表示,目前彰化縣都市計劃內高密度發展的都市特性,導致滯洪設施地點選擇受限,爲達海棉城市功效,可透過政策引導私部門設置滯洪設施,例如透過容積獎勵及土地使用管制的方式,鼓勵民間建築物興建地下滯洪設施,透過整合民間力量,逐步留設出滯洪空間, 以因應極端氣候影響。

王惠美隨後到鹿特丹的布萊克火車站附近,考察鹿特丹市政府積極實踐大衆運輸發展導向的軌道經濟,將原本國小校園拆除搬遷,以BOT方式興建Markthal拱廊市集,由參與拱廊市集規劃設計且來自臺灣的廖慧昕建築師解說,整體市場兼具壯觀設計、通風及採光,並規劃露天假日市集、展演活動空間,改變傳統露天市場的形態,爲城市帶來獨特的美學和生活體驗,同時創造一年800萬觀光人次。

王惠美表示,彰化老舊城區即將面臨都市再生與鐵路高架化的都市縫合,大衆運輸發展 導向的軌道經濟,是翻轉彰化市都市軸線發展契機,未來藉由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及臺中捷運綠線延伸彰化案,從場站周邊的土地使用強度增加與多型態混合使用,透過公有土地開發招商及場站周邊建築物退縮空間以串聯出人行廣場,結合大衆運輸、市集、住宅、休閒、娛樂等功能,注入了人與空間、環境互動的新思維,能讓城市空間設計更理想宜居且保有溫度。

荷蘭鹿特丹的拱廊市場,兼具壯觀設計、通風及採光,並規劃露天假日市集、展演活動空間,改變傳統露天市場的形態。圖/縣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