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滬寧接掌政協 或推對臺民主協商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認爲,王滬寧(見圖)接掌全國政協的角色非常關鍵。(中新社)

中共二十大領導班子底定,外界關注對臺人事佈局。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賢認爲,王滬寧接掌全國政協的角色非常關鍵,未來可能推動對臺新論述,並強化民主協商;同時,北京可能于軍事上採取「北平模式」,對臺以戰逼和、以戰逼談,且反對外部勢力干涉。

唯三留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王滬寧,於名單中排名第四,若按照過去慣例,他將接替汪洋,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簡稱全國政協)的主席一職。

王信賢10月25日出席政大東亞所主辦的「中共『二十大』及一中全會的政治觀察」座談會時指出,政協負責少數民族、統戰、涉臺等工作,「有什麼事情必須要讓習近平把王滬寧擺在這個位子?」王信賢因而評估,涉臺二把手即是王滬寧的未來任務,而「兩制臺灣方案」的核心是「透過民主協商」,這將成爲王滬寧的重要工作,且未來對臺將有新論述。

王信賢表示,「兩制臺灣方案」只是一國兩制的派生,而除了「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習近平一定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對臺論述。王信賢直言,習近平上臺後雖未否定鄧時期各方面政策路線,但也「不接受」之,未慶祝鄧小平南巡30週年即可見端倪。

王信賢進一步解釋,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是鄧小平的對臺政策,江澤民與胡錦濤也依循此路線,「習近平的第三任沒理由要依循」,因此,王滬寧的未來工作即是推動對臺新論述與民主協商。

近期各界對於中共武力犯臺時程多有揣測,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日前指稱,習近平已指示解放軍於2027年前爲犯臺做好準備;美國海軍軍令部長吉爾迪上將(Michael Gilday)更示警,稱兩岸最快可能在今年就開戰。

究竟中共對於統一有無時間表?王信賢說,統一隱約有時間表,但武統沒時間表;武統關乎策略互動,包括:臺灣是否踩到北京的臺獨紅線、中美戰略競爭態勢、習近平個人所追求的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