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提款權值股 臺股作帳行情變結帳

投資專家建議,在今年景氣、企業獲利均衰退下,指數不易一路往上衝,宜採區間操作,預估第二季指數低點可能15,000~15,200點,高點則在15,800點~15,900點之間。

投信27日終結連25個交易日買超454.79億元,轉爲賣超1.77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7.85億元;28日投信回頭小買0.21億元,但因外資及證券自營商各賣超20.7億元及21.12億元,合計三大法人賣超41.6億元,鎖定臺積電及聯發科等權值股提款。

至於上櫃股票,三大法人28日賣超達31.89億元,主因外資及自營商各賣超28.94億元(超過上市賣超20.7億元)及6.75億元,投信小買超3.81億元。另受到關注的是,三大法人更大幅提款債券ETF,致對櫃買「有價證券」共賣超66.56億元,寫2019年12月下旬、39個月來最大。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指出,近期內資集結作多,包括融資餘額大增(免年來融資大增13%,但指數從低到高漲4%)、投信連買、主力大戶積極進場,但隨着指數拉高後,萬六上檔關卡壓力大,外資買盤中斷,內資主力大戶都退場,造成籌碼凌亂,短線臺股將呈現區間盤整。

資深證券分析師杜金龍認爲,臺股已形成15,879點及15,921點的M頭型態,這波很可能就是B大波反彈結束,接下來先看3月16日的頸線15,186點支撐;蕭乾祥預期,第二季或第三季可能再回測低點,年線關卡應有守。

但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則持樂觀看法,他表示,臺股跌128點主因長假效應,屬內資正常、合理的調節,外資也賣不多,整個大環境都還好,近來市場已陸續消化獲利衰退利空,但股價抗跌或反彈,不要拘泥於指數將在區間遊走,類股仍健康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