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特報 臺灣2024「無人機戰略路線」

2023年3月30日,臺灣創未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王毓駒在臺北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展示了他們的反無人機雷達裝置資料照。(路透社)

美國軍事媒體報導,臺灣正試圖透過擴大2項國防計劃,並聚焦無人機蜂羣(Drone Swarm)技術,加快發展和生產軍用無人機和對應措施。分別是着重於進攻用的「無人機國家隊」和防禦與反制用的「無人機防禦國家隊」。廠商透露,臺灣最快能夠在今年底開始部署「軟殺」(Soft-Kill)反制措施,推測爲傳輸訊號干擾、干擾GNS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以及無線電蓋臺等技術。

2021年1月22日,總統蔡英文訪視中科院資料照。(路透社)

據軍事媒體《防務新聞》(Defense News)在過去1年內,臺灣的防空識別區遭到解放軍無人機侵入。自解放軍去年9月開始在該區域內飛行無人機以來,解放軍可能在未來2年內更頻繁地進行這些無人機飛行任務,並伴隨着有人駕駛的飛機。

面對這一持續威脅,臺灣的國防官員指出他們國家的無人機能力尚未充分發展。臺北方面試圖通過建立2個國家級無人機計劃來填補這一差距,分別專注於攻、防。

臺灣製造的「無人機國家隊」專注於建立和生產多種軍用無人機,迄今已有9家民間企業參與該計劃。另外則是「無人機防禦國家隊」臺灣創未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ron Future」執行長王毓駒告訴《防務新聞》則專注於對抗無人機系統,而他們是唯一的承包商。

在今年2月份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的IDEX武器展上,創未來科技表示由於需求增加,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3年生產100套反無人機雷達。目前尚不清楚該公司是否達成了這個目標。

該公司高層表示,另外3傢俬營公司獲得了資格成爲Tron Future的分包商,爲其提供反無人機設備進行系統集成,並且該製造商還向「無人機防禦國家隊」提供雷達、干擾器和感測器以進行自主組裝。

據路透社報導,臺灣最終希望在2024年6月之前,彙集大約3200架不同型號的軍用無人機。對於這一目標的可行性,王毓駒拒絕置評,但表示該計劃預計至少持續5年,無人機的規格定期根據最新的試驗結果進行評估和升級。

王毓駒表示:「臺灣正準備在未來2年內擁有全球範圍最全面的無人機防禦能力,涵蓋所有主要軍事和民用基礎設施。這是一場技術競賽,因此要求不斷提升。」

王玉久補充說,任何對抗措施都必須要能夠癱瘓無人機羣,並使用複雜的感測器、人工智慧和分散控制系統。

「對無人機蜂羣的軟殺(Soft-Kill)反制措施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在臺灣開始部署,而自主羣集的硬殺(Hard-Kill)反制措施目前正在研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