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加徵進口汽車關稅或危及韓美自貿協定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8月17日報道 據汽車新聞網報道,美國考慮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將使特朗普政府今年與韓國重新談判後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岌岌可危。

儘管雙方在3月份就已對修訂後的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簡稱Korus)達成了一致,但至今仍未簽署成爲法律。據執政的韓國民主黨議員Hong Young-pyo稱,如果美國以國家安全爲由對進口自韓國的汽車加徵新關稅,韓國國會將無法批准此項協定。

該黨領導人Hong在韓國國會議事堂前發表評論稱,美國徵收此類關稅是“非常不理智的”,尤其重新談判時韓國已滿足了美國在汽車貿易方面的大部分要求,“這將使議會難以批准該項協定。”

他的觀點得到了反對黨和一些小黨派的支持,當地報紙的社論也持類似看法。韓國和全球汽車製造商都在等待定於明年2月前公佈的美國針對進口汽車的調查報告,美國的其他貿易伙伴也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任何有損韓美貿易協定的舉動,都可能打擊其他國家與美進行雙邊談判的意願。

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今年3月對記者表示,依據修改後的韓美貿易協議,首爾方面已同意,在不必符合(韓國)當地多項安全標準的情況下,把每家美國汽車製造商在韓國的限定銷量調增一倍,達到5萬輛。雙方還約定,美國不會對韓國出口至美國的汽車重新加徵關稅,儘管美國已確定將對皮卡車進口關稅執行25%稅率的規定從2021年延長至2041年。

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去年韓國對美國實現180億美元貿易順差的最大緣由是出口至美國的汽車暫未被加徵關稅。這種不平衡也導致美國在修訂協議中要求韓國削減美國汽車出口至韓國所遭遇的非關稅壁壘。

今年5月,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爲由,命令美國政府官員發起全球汽車進口調查,爲施行可能的貿易懲罰措施背書,包括提高關稅在內,此舉援引的同樣是20世紀60年代的貿易法律,與特朗普加徵鋼鋁製品關稅時如出一轍。此次調查似乎將全球的汽車製造商都納入了美國政府的視線,包括韓國。不過,在今年7月時特朗普同意暫不將歐盟視爲威脅。

本月,紐約韓國協會( Korea Society in New York)會長、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前高級副總裁拜恩(Thomas Byrne)在首爾某研討會上談到,美國不太可能對韓國汽車加徵進口關稅。拜恩表示,以國家安全爲由徵收關稅將損害雙邊貿易關係,也有可能損害安全合作上的關係。

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曾經是韓美貿易協定的美方首席談判代表,她表示自己也希望首爾方面能獲得汽車關稅豁免。卡特勒稱韓國在談判中的讓步主要集中在汽車方面,她補充到,達成新的韓美貿易協定也是特朗普政府的一項成就,這項協議的執行結果將影響其他國家如何考慮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

然而,不確定性正在首爾乃至世界其他地方播下不和諧的種子。

韓國貿易部長金鉉宗(Kim Hyun-chong)上個月訪問美國期間,向白宮官員和美國國會議員強調了韓國的立場。在阿根廷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上,韓國財政部長金東兗(Kim Dong-yeon)也再次同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努欽(Steven Mnuchin)溝通了韓國就此事的看法。

前加拿大外交官、現爲Rideau Potomac Strategy Group公司駐華盛頓貿易顧問埃裡克·米勒(Eric Miller)表示:“如果這是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回報,許多國家應該會選擇不再向前。”(普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