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本尼·甘茨能成功挑戰內塔尼亞胡嗎?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道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近日刊發題爲《本尼·甘茨是挑戰內塔尼亞胡在以色列權力的“中間派”嗎?》的文章,作者是賈斯廷·薩爾哈尼。文章編譯如下:

在2019年以色列議會競選中,被許多人視爲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繼任者的本尼·甘茨發佈了一段視頻,向以色列人展示他在關鍵政策問題上的立場。視頻中使用了加沙遭破壞的黑白照片與將巴勒斯坦飛地“帶回石器時代”的說法。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中東研究所非常駐研究員埃亞勒·盧裡-帕雷德斯告訴半島電視臺,“這是甘茨進入以色列政壇的開始”。

“中間派”不“中間”

以色列任職時間最長的領導人內塔尼亞胡的支持率正在下滑,而被稱爲中間派的甘茨則被許多以色列人視爲理性人物。對於那些尋求替代方案的人(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來說,甘茨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

去年10月7日後,甘茨退出反對派,加入民族團結政府,繼而加入三人戰時內閣,與內塔尼亞胡和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一起領導以色列對加沙的進攻。

作爲一名退役陸軍將軍,甘茨爲內閣增添了經驗,併成爲極右翼國家安全部長伊塔馬爾·本-格維爾和財政部長比撒列·斯莫特里赫的制衡力量。

不過,雖然甘茨可能不持有其中部分極端主義立場,但對將他視爲“中間派”的看法需要放在以色列的背景下去理解——以色列在本世紀已堅定地轉向右翼(如果不是極右翼的話)。

盧裡-帕雷德斯說:“歷史上一直是典型中右翼政黨的利庫德集團已經變得如此右傾,以至於‘中間立場’的定義在以色列發生了變化。”

雖然甘茨可能是國際社會更好的對話者,但分析人士指出,甘茨不一定會改變內塔尼亞胡對巴勒斯坦人權利的有關政策。這些政策甚至在去年10月7日之前就導致創紀錄人數的巴勒斯坦人被殺,並鞏固了以色列對約旦河西岸的佔領。

盧裡-帕雷德斯表示:“在許多問題上,甘茨和內塔尼亞胡之間並沒有太大分歧。”他表示,即使甘茨負責去年10月7日的應對工作,他也不會採取與內塔尼亞胡不同的行動,“尤其是在戰爭的頭兩個月”。

多次領導加沙戰爭

甘茨1959年出生於阿希姆村,這是一個由大屠殺倖存者在巴勒斯坦蓋斯蒂奈廢墟上建立的農業定居點。他的父母是早期定居者之一。

1977年,甘茨入伍並加入傘兵旅,開始漫長的軍事生涯,恰逢以色列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2006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戰爭,試圖摧毀黎巴嫩南部的真主黨。在那之前一年,甘茨剛成爲以色列陸軍地面部隊指揮官。

從軍事角度來看,甘茨在黎巴嫩及之前在約旦河西岸的經歷並不是特別成功。儘管如此,這並沒有阻止他的崛起。2007年,甘茨被任命爲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武官;2009年,返回以色列擔任國防軍副參謀長;2011年,被擢升爲總參謀長。在此期間,甘茨領導了2012年和2014年針對加沙的兩場戰爭。

2018年底,甘茨組建以色列韌性黨。該政黨加入反內塔尼亞胡的藍白黨,並參加2019年4月的選舉。

分裂的以色列選民在一年內舉行了三場選舉,最終導致甘茨和內塔尼亞胡於2020年5月達成協議,組建聯合政府,前將軍出任國防部長,並承諾內塔尼亞胡將於2021年10月交接總理職位。但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政府在2021年初垮臺,內塔尼亞胡在新的選舉中被投票下臺,但甘茨所在政黨的支持率也崩潰了。

他擔任國防部長的經歷對巴勒斯坦人來說是致命的。

甘茨於2021年5月和2023年8月又領導了兩場針對加沙的戰爭。超過300人死亡,包括至少130名平民,其中17名是兒童。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數十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

威脅退出政府

巴勒斯坦分析家阿姆賈德·伊拉克在+972雜誌上寫道:“甘茨的暴力記錄被觀察家廣泛掩蓋,他們將甘茨視爲取代內塔尼亞胡擔任總理的有力競爭者。”“將軍出身的甘茨試圖塑造自己作爲政治家的形象。這對許多以色列選民和外國政要都很有效,一些人甚至稱讚甘茨是制衡極右翼政黨的‘中間派’。”

近幾個月來,要求甘茨取代內塔尼亞胡的呼聲時高時低。在爭取哈馬斯釋放剩餘以色列人質問題上,許多人認爲甘茨是最佳希望,但內塔尼亞胡拒絕這樣做。

今年3月,甘茨訪問了華盛頓。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對內塔尼亞胡的不滿可能對甘茨有利。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歷史學教授塔米爾·索雷克當時告訴半島電視臺:“從第一天起,拜登政府就將甘茨視爲他們在以色列政治中的主要盟友。”

但這次訪問後以色列政府並沒有發生重大改組,甘茨也沒有采取任何舉動。

索雷克告訴半島電視臺,甘茨在以色列沒有太大影響力,因爲“內塔尼亞胡不需要他加入自己的聯盟,所以他沒有像極右政黨那樣的影響力”。

然而,5月19日,甘茨作出迄今爲止最大膽的舉動。他在一次廣爲人知的演講中表示,以色列正在一羣“狂熱分子”領導下“陷入絕境”,並將責任歸咎於內塔尼亞胡。

他要求政府做到六個目標,並提出6月8日的最後期限,包括帶回哈馬斯扣押人質、讓以色列人返回以色列北部的家園,以及獲得對加沙的安全控制。他威脅道,如果不這樣做,他的政黨將退出政府。

但甘茨的運氣或許終於到了極限。盧裡-帕雷德斯表示:“儘管他的政黨仍是民意調查中的最大政黨,但他並沒有真正的政治集團來組成聯合政府。”這表明內塔尼亞胡可能會在甘茨離開後倖存下來,“我們看到的是內塔尼亞胡已經成功反彈,實力足以形成否決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