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行15公里耗費8小時 數千噸擴建沉箱抵富岡港

拖船8日拖着重達數千噸的沉箱,到富岡港完成投放。(莊哲權攝)

臺東縣政府爲擴建富岡港,在利嘉溪出海口打造1座重達數千噸沉箱,歷經1年多施工終於在7日下午4時許下水,拖船拖着有如1棟公寓的龐然大物在海上龜速慢行,全程15公里走了8小時才抵達,並於8日下午完成投放,這座沉箱在興建中南防波堤堤端,是阻擋漂流木侵入的第1道防線。

農業處長許家豪表示,造價2000萬元的鋼筋混凝土沉箱長30公尺、寬25公尺,高9公尺,重量達數千噸,去年初開始施工,在利嘉溪出海口施作半年後完工,爲了讓沉箱浮起,動用近8組船機歷經4個月浚挖排砂,及6臺大型挖土機挖出超過30萬方土砂,期間也試拖過好多次,但是都因爲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功虧一簣。

許家豪指出,施工單位將沉箱底下的土砂清空後,趁着漲潮,龐然大物終於在7日下午4時40分下水。拖船拖着巨大的沉箱在海面上以龜速前進,全長15公里,航行了8個多小時,終於在8日凌晨1時許抵富岡港,而在富岡港南海堤投放沉箱的位置,也同步進行海底整平作業,於昨下午5時許順利完成投放。

他說,沉箱定位後可保護南海堤免受東北季風的波浪,並能阻擋漂流木進入港內,南堤往外移,打造海埔新生地,將來規畫爲釣魚專區,這也是富岡港隔了20年後再次投放的沉箱。而富岡港擴建工程共需3個沉箱,另外兩個還在卑南溪出海口施作。

富岡漁港每年只要遇上大臺風,港裡就塞滿了漂流木,漁船動彈不得,變成頭痛的大問題,而在每年旅遊旺季,往返綠島和蘭嶼的客輪,和漁船擠在狹窄的港口,碼頭也塞滿了遊客,這種擁擠狀況,不僅遊客不舒服,漁民也受不了。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爲解決富岡漁港交通船碼頭空間不足及克難登船窘境,臺東縣府展開擴建工程,其中南海堤沉箱完成投放後,即可接續南防波堤封頂及新生地填築作業,加上富岡近期正施工的登船碼頭及候船室短期改善工程,預期在明年春節前,可讓大家看到嶄新面貌的富岡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