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校長跌倒無法行走 椎體成形術康復後去環島

退休校長劉秀雲(右)腰椎第一節急性的壓迫性骨折,做椎體成形術康復,日前剛完成環島,特別親畫水彩致贈給江忠穎醫師(左)。(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新竹縣67歲退休校長劉秀雲,跌倒骨折,疼痛幾乎無法行走,到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求診做核磁共振檢查,醫師江忠穎診斷爲腰椎第一節急性的壓迫性骨折,安排俗稱「灌水泥」的椎體成形術,手術約半小時,隔天就出院。

江忠穎指椎體原本是2.2公分,劉秀雲壓迫的程度已經降到只剩0.75公分,手術後加上覆健,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生活。劉秀雲日前剛完成環島,特別親畫水彩,致贈給江忠穎醫師和復健科主任賴宇亮表達感謝。

江忠穎表示,椎體成形術是把脊椎的形狀,恢復到正常狀態,水泥把骨折裂縫填滿,達到止痛的效果,再把脊椎撐開之後,就可以達到正常的狀態,而且可以幫助脊椎高度跟角度能夠儘量恢復到正常。

水泥有分成很多種,這次手術以高密度的骨水泥治療,優點是像口香糖,在灌的時候比較不會有滲漏的危險,同時,也比較不會傷到神經,另外強度比較強,可以把椎體撐高大概回覆到正常八成左右的高度,甚至比較好的狀態,可以撐回到原來的高度。

江忠穎提醒,處理完急性的疼痛,最重要的是手術後續的保養,急性治療先處理腰椎第一節。經過檢測,病患的的骨質疏鬆已經嚴重到-6.8,達到-2.5以上就叫做骨質疏鬆了,到-4、-5的病患,其實只要咳嗽就易造成骨折。

所以,爲病患安排每個月打一次骨質疏鬆針,治療他的骨質疏鬆,預防日後其他節脊椎因爲跌倒造成嚴重骨折。同時,也建議患者補充鈣片跟維生素D。

復健科主任賴宇亮表示,腰椎間盤骨折術後復健,建議由復健科醫師評估,專業治療師協助復健,保持並增強核心肌力爲主要課題,進一步由復健科醫師藉由口服藥物或引導注射止痛藥物,協助病人疼痛控制,早日回到健康快樂的生活。

他特別提醒,老人家在預防跌倒,除了需要適度的活動跟運動,讓肌肉的張力可以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也可以讓骨頭的強度不要太差。這樣即使他一個小的跌倒,不至於造成嚴重的骨折,不至於不能行走,因爲老人家一旦不能行走,會有其他的泌尿道感染或者是肺炎的併發症。預防骨折可以降低老人家的死亡率,所以它並不只是單純一個骨折的問題。

江忠穎表示,骨質疏鬆現在已經併入三高一低中的一低,三高就是我們的一些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還有高血糖,而一低就是說低的骨密度,所以現在我們在講三高一低就是代表骨質疏鬆已經成爲一個很重要的慢性老年化疾病,必須要謹慎去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