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綠色創新、豐富新能源車險保障 上海保險業:通過保險創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財聯社3月30日訊 (記者 曹韻儀)目前,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成爲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詞。近期保險行業披露的財報顯示,多家險企正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具體措施包括數字化轉型、綠色投資規模上升以及服務新能源產業鏈。
上海如何藉助金融要素高度集聚的優勢,爲新質生產力的提速發展保駕護航?在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海保險業將通過保險創新、科技創新等方式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保險機構人士也表示,未來將聚焦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重點領域,爲新質生產力發展保駕護航。
圍繞新能源車險打造更多產品
目前,新能源車險的高成本是行業面臨的共同難題,也是制約新能源車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解決新能源車險成本問題,需要產險公司、政府和車企共同合作,推動新能源車產業健康發展。
在29日舉辦的中國太保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太保產險董事長顧越表示,新能源車險成本高有四方面因素。首先,新能源車智能化集成度高;其次,新能源車身結構與傳統燃油車不同;第三,新能源車的駕駛行爲與燃油車有明顯差異;最後,社會因素也是影響新能源車險成本的因素之一,許多新能源車被用作營運車輛。據太保產險的數據顯示,新能源車的出險率比燃油車高出1倍。
“儘管新能源車險面臨一些挑戰,但他對未來新能源車險的發展充滿期待。隨着新能源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保險行業也將適應市場需求,提供更加全面和個性化的保險產品和服務。”顧越認爲。
上海多家險企分公司正在大力發展新能源車險。太保產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金晶對財聯社透露,該公司專屬條款上線後每年服務新能源車二十餘萬臺次,同時圍繞新能源車產業如充電樁、涉車責任、新能源電池等開發一系列產品。
“新能源車是代表新質生產力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平安產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李國棟對財聯社記者介紹,新能源車後板塊需要綠色創新產品,比如新能源車電分離保險,解決傳統車險無法滿足車電分離模式下動力電池保障的痛點、充電樁保險組合產品等。
業內指出,新能源車險的槽點、難題很難單純依靠保險監管和行業自身力量解決,而是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普惠處副處長林玲指出,上海保險業要積極服務新質生產力,加大對綠色重點產業、項目、技術領域的保險保障和融資增信需求,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一步促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綠色轉型。
綠色投資規模上升 服務綠色金融
“我們要優化投資組合、創新投資方式,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爲科技自立自強,同時爲國家的綠色發展提供全週期的金融服務,爲經濟發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中國人壽董事長白濤在日前舉辦的2023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示。
險企綠色投資規模呈上升趨勢。從數據來看,中國人壽投資資產達56733.71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服務實體經濟存量投資規模超4萬億元,綠色投資存量規模超4600億元。
中國人壽年報顯示,通過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形式,重點支持了低碳、循環、生態領域融資需求,2023年,中國人壽綠色保險風險保障金額達12萬億元,綠色投資存量規模超4800億元。
年報顯示,平安保險資金綠色投資規模達1,285.68億元,綠色貸款餘額達1,463.45億元。在綠色金融領域,平安的綠色保險原保費收入達到了373億元,同比增長近49%,增速顯著。此外,平安成功落地了ESG保險及紅樹林碳匯指數保險;綠色貸款餘額達到1,463億元,同比增長25.7%。
上海保險業緊密圍繞上海“綠色低碳”重點領域戰略部署,聚焦綠色能源、綠色交通、減污降碳、生態環境保護及碳市場建設的保險創新應用和“碳普惠”推廣等重點領域,爲新質生產力發展保駕護航。
比如,中國太保產險上海分公司深度參與華能集團、申能集團等大型集團的光伏項目,臨港海上風電場、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奉賢海灣海上風電場等風力發電項目,秦山核電、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等核電項目。大都會人壽在投資端,密切關注綠色金融議題,踐行負責任投資,將ESG投資理念融入企業投融資政策,在投融資項目落地的同時,助力經濟綠色轉型,推進雙碳目標的達成。英大財險上海分公司聚焦光伏行業,打造“保險+科技”運營新模式,創新開發分佈式光伏發電量損失補償保險,截至目前,已爲新能源企業累計提供1467萬元風險保障。
“下一步上海保險業將繼續貫徹有關綠色金融發展的有關要求,通過保險創新、科技創新、服務模式創新、管理方式創新等方式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保險學會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