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將:給槍不派兵 美打「代理人戰爭」

臺海若發生衝突,美國會協防颱灣?學者、退將警告,美國派兵協防颱灣可能性不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海若發生衝突,美國會協防颱灣?學者、退將警告,美國派兵協防颱灣可能性不高,比照烏克蘭模式在臺海打代理人戰爭是當前發展趨勢,此外,美國即將進入大選年,以內政爲主的「孤立主義」可能擡頭,美國對臺態度也可能生變。

成大海洋科技與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施義哲表示,美國推動一系列挺臺相關法案,讓民衆對美國派兵協防颱海的信心增加。東吳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說,民衆對美國的信任逐漸回溫,特別是美國訪問團頻繁訪臺、臺美在軍事上進一步合作,美印太司令部派出兩百多位訓練教官駐臺協訓等,都強化民衆對美國的觀感。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爲,若華府坐視中共以武力改變臺海現狀而不採取任何行動,恐將使中國大陸周邊國家對華府喪失信心,導致華府印太戰略崩盤;因此華府應會採取行動,包括軍事幹預,共軍犯臺計劃中,早視美軍介入爲必然,但華府多久才能作出派遣美軍直接參戰決定,必須關注。

淡江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說,美國派兵協防颱灣機會不大,較可能是比照烏克蘭模式,不派遣美軍直接進入作戰,而是提供武器與金錢。空軍備役中將張延廷質疑,美國只是利用臺灣作棋子消耗中共國力,兩岸一旦開打,美國會以烏克蘭模式打代理人戰爭。美與烏克蘭有邦交都沒出兵,又怎會協防沒邦交的臺灣?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拜登政府行政、立法部門提出多項對臺友善的政策與法案,臺灣民衆對美國的信任度與好感度提高。中共持續對臺展現武力脅迫,如同「北風與太陽」,反將臺灣推得更遠,讓臺美更貼近,這是北京當局應深思的戰略議題。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認爲,臺美在軍事和官方交流合作質量增加,與過去純軍售不同,讓臺灣社會更有信心。但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認爲,民調結果未必代表臺灣民衆對美國出兵更有信心,而是對臺海可能發生衝突的危機感升高,出現美國勢必會被捲入的認知,不全然是相信美國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