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國家語言友善環境 原民會啓用同步口譯設備會議室

口譯人員進行同步口譯。(張鎧乙攝)

原民會16日正式啓用中央部會第一個同步口譯設備會議室。(張鎧乙攝)

原民會主委夷將Icyang(左)很高興在他卸任前,可以把設備弄好,算是一個里程碑。(張鎧乙攝)

爲促進原住民族語言的使用與傳承,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於16日在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北棟10樓1024會議室正式啓用中央部會第1個同步口譯設備會議室。現場備有阿美族語、鄒族語、布農族語、賽德克族語、排灣族語、魯凱族語、臺語及客家語等8種語言的口譯人員,以推動國家語言友善環境爲目標,進行同步口譯服務。

原民會自2023年起推動「原住民族地區鄉(鎮、市、區)公所族語口譯設備補助計劃」,已補助新竹縣五峰鄉、苗栗縣南莊鄉、南投縣信義鄉、屏東縣三地門鄉、泰武鄉及春日鄉、臺東縣東河鄉及延平鄉等8個公所及代表會,建置同步口譯設備會議室。

原民會主委夷將Icyang表示,其實在2021年的10月開始,鼓勵單位主管用自己的語言來做業務報告,剛開始同仁也是調適很長的一段時間,另外一個遇到的問題是當時沒有同步口譯的設備,所以每個月的主管報告,都要臨時花5萬多元租用同步口譯的設備,過去兩年多來總共租用了29次,2022年就有想法,設立永久的同步口譯設備會議室,但剛開始跟南北棟的管理委員會溝通時,大家有點抗拒、還沒準備好,說這個設備是隻有原民會可以用,但是今天應該是國內是第一次同時是用原住民的語言、客語、閩南語與華語一起來開這樣的會議,讓聯合辦公大樓成爲政府機關首個具有多語同步口譯設備的會議室,並將提供本大樓各進駐機關使用,共享資源,很高興在他卸任前,可以把設備弄好,算是一個里程碑。

對於不管是翻譯族語或是基層口譯,經費都相當的少,甚至是被聘請的時候,金額跟外語口譯落差很大的問題,夷將Icyang表示,同步口譯已經過幾個梯次的口譯人才培訓,接下來是設備有了,法律也配套完整,以後同步口譯的人才要繼續在學校做訓練,現在也開始思考同樣的同步口譯費用,不應該不同的語系,用不同的這個待遇給他們,要應該都是同一個標準,這樣纔是符合國家語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