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官宣!澳洲移民大變天!要成爲下一個中國?多國留學生被“拉黑”...

最近,澳洲真的是屢屢出手!

這不,今天澳洲又有

一系列新政和消息!

和移民相關

我們一起來看看...

澳洲移民規定

定了!10年來首次!

就在今天,澳媒披露

作爲移民系統改革的一部分,

澳洲技術移民打分制度

將迎10多年來首次大改!

今天,在決定減少移民數量後,聯邦政府正考慮對技術移民的打分制度進行改革,該測試決定了誰能獲得留澳資格。

在一份討論文件中,政府重點介紹了打分測試可能發生的改變,這將是2012年來打分測試製度首次改革。

去年12月發佈的一份澳洲移民系統審查報告指出,打分測試應更加關注那些與就業有關的事項。

該報告還呼籲測試應爲潛在移民提供更明確的指引,更側重於技能短缺行業,並充分認可年輕人的潛力。

申請人具備這些因素將被優先考慮

ABC報道稱,在這份名爲《打分測試審查》(Review of the Points Test)的討論文件中,政府建議:

1. 打分測試應優先考慮對澳洲技能需求能做出貢獻的有才華的留學生;

2.高學歷應得到更高的分數,因爲教育水平和英語語言技能意味着移民受到僱主剝削的可能性會較小;

3.長期工作經驗可以得到更多分數,因爲這意味着僱主拒絕擔保的臨時技術簽證持有者可以繼續與僱主保持聯繫以獲得經驗,以增加通過打分測試獲得自我提名機會;

4. 打分測試應側重於澳洲現在和未來所需的技能之上;

5. 打分測試可以更好地吸引年輕移民,他們將有助於應對挑戰人口老齡化;

6. 打分測試要充分認可申請人伴侶的貢獻;

7. 打分測試的過渡安排需要考慮平衡公平性和確定性

改革後將改善移民系統!淨移民減半

內政部長Clare O'Neil表示,改革後的打分測試將有助於改善移民系統。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規模更精簡、規劃更周密、更具戰略性的移民系統,以更好的服務澳洲。”

“我們正大幅降低移民水平,目前是澳洲史上除戰爭或疫情之外,移民人數降幅最大的時期。”

工黨政府希望讓移民人數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並計劃到2025年將海外淨移民人數減半。

隨着疫情後國際學生和遊客的迴歸,2022/23財年海外淨移民人數曾一度激增至50萬。

該報告呼籲重新調整打分測試,使其“成爲未來永久技術移民計劃的核心”,三分之二的永久技術移民將通過該測試進行選拔。

O'Neil表示:“我們的重點是確保精簡後的移民計劃能吸引那些具備推動澳洲發展所需技能的人才,這纔是打分測試的關鍵所在。”

作爲打分測試改革的一部分,政府已委託澳洲國立大學對哪些技能可以幫助移民在澳取得成功進行分析。

討論文件指出,儘管打分測試將進行改革,但該機制仍應繼續爲尋求永久居留權或公民身份的臨時移民提供途徑。

“當臨時移民清楚瞭解獲得這些身份的要求時,將有助於減少他們受到剝削的風險。”

“正確制定打分測試對於恢復永久居留權在移民系統中的核心地位,並最大限度的推動澳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澳洲移民配額增加!

澳大利亞聯邦工黨政府宣佈擴大南澳大利亞州的指定區域移民協議(DAMA),旨在幫助當地企業更容易獲取海外技能人才,緩解日益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根據新的改革措施,南澳DAMA下的年度簽證配額將從750個增加到2000個,有效期從2024年4月4日延長至2025年6月30日。

更重要的是,政府還將128個新興行業納入合格技術職業清單,涵蓋高科技、數字經濟、建築、醫療與老年護理、信息通訊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多個領域。

南澳大利亞州工業、創新和科學部發言人表示,此舉將讓當地企業能夠更加靈活地從海外招聘人才,或在本土尋找臨時簽證持有者填補DAMA認可的職位空缺。

該名發言人稱,南澳DAMA目前已覆蓋319個職業,廣泛滿足了當地企業的用人需求。

移民顧問Vaibhav Patel認爲,這一改革爲海外申請人提供了新的居留機會。

他解釋說,來自海外的申請人現在可直接聯繫該州偏遠地區僱主,並在求職信中強調通過DAMA的途徑。

兒童保育人員、導遊和酒店工作人員等原本不在技術移民名單上的職業,現已納入DAMA覆蓋範疇。

聯邦移民部長安德魯·賈爾斯贊同DAMA的重要性,稱南澳移民協議對當地企業、澳洲員工以及依賴新移民提供基本服務的地區社區都帶來了利好。

聯邦政府擴大了南澳DAMA的規模和涵蓋面,簡化了僱主的申請要求,旨在通過引入海外技能人才補充當地勞動力不足,助力企業發展、緩解人口老齡化等結構性挑戰,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澳洲學生簽證費迎來暴漲!

近期,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艾博尼斯迴應了人們對國際移民加劇住房市場緊張局勢的擔憂。

他指出,儘管目前人口仍低於新冠疫情前的預期水平,但這種狀況很快將發生改變。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道,儘管澳大利亞政府採取了更嚴厲的減少移民水平策略,拒籤率也接近2成,但"留學生人數仍然下降得不理想"。

事實上,在 2月底,澳大利亞的國際學生人數(713,144人)和臨時入境者人數(280萬人)均創下歷史新高。

即使政府最近採取了一些限制國際學生數量的措施,如 12月發佈移民審查後,2月份國際學生簽證發放量下降了35%,但這種影響在短期內難以在存量上反映出來。

針對此,政府一直沒有排除採取更嚴格措施的可能性,例如直接限制國際學生的總人數。

Grattan Institute更是提出了一個更激進的建議:

將國際學生簽證申請費從710澳元大幅提高到2,500澳元,並將所得款項用於增加聯邦租金補貼。

目前,新西蘭的學生簽證爲345澳元、美國285澳元、加拿大170澳元、英國950澳元。

這一建議正受到積極的考慮。

雖然一些人擔心這將"符合澳大利亞政府縮小國際教育部門規模的明確政策意圖",但也有人認爲這是"非常好的政治"選擇,儘管可能是"糟糕的長期政策"。

內政部長的發言人表示,政府正在評估各種選擇,努力在恢復國際教育完整性與緩解住房價格壓力之間尋求平衡。

澳洲國際教育協會首席執行官Phil Honeywood表示,目前的高拒籤率已在打擊潛在留學生的信心,如果申請費大幅增加,"將對申請人數產生重大影響"。他們反對任何超過通脹增幅的漲價,因爲這將使澳洲在全球失去競爭力。

格拉坦研究所的Brendan Coates則認爲,申請費的提高會對那些攻讀不太有價值課程的學生產生更大影響,但對於要獲得大學學位的學生影響不大。

有分析認爲,在提高留學生費用的同時增加租金補貼,似乎是一種合理的政策組合,因爲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家庭承擔的住房成本壓力。

業內人士還透露,加拿大即將推出的學生數量上限措施也正在被澳洲政府考慮,大概率不會很快實施,但未來肯定會繼續討論。

多國頒佈移民新政策

除此之外,從今年開始,陸續有多個國家宣佈了移民政策的變化。可以看到,各國正不斷升級各類簽證申請的難度。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宣佈了新政策的移民國家。

首先是新西蘭,政府表示將對申請工籤的要求進行收緊。

新政包括對"認證僱主簽證"引入英語水平要求,併爲大多數僱主工作簽證設定最低技能和工作經驗門檻。

同時,政府還取消了"綠色清單"上增加11個新職位的計劃。

而在加拿大,政府宣佈將首次實行臨時居民進入的配額限制。

截至2023年,加拿大有250萬臨時居民,佔總人口的6.2%。未來三年,政府計劃將這一比例降至5%左右。

此外,加拿大還將減少某些特定行業的臨時外國工人數量,從原來的30%降至20%。

英國的移民新政也十分嚴格。

從4月4日起,工作簽證的最低年薪標準從26,200英鎊上調至38,700英鎊;家庭簽證的最低年薪要求也從18,600英鎊提高至29,000英鎊,存款要求也相應增加。

英國還推出了十年永居新政,要求申請人需持有當前簽證至少一年。

除了上述國家,對於澳洲人來說,去往巴西旅行也將受到新政的影響。

根據歐盟推出的ETIAS計劃,從2025年4月10日起,澳洲公民需要申請訪客簽證才能進入巴西,簽證費用爲80.9澳元,有效期10年。

申請過程也將更爲嚴格,需要提供諸如意向書、居住證明、機票信息和收入證明等多項材料。

總的來說,今年各國的移民政策變化確實瞬息萬變。對於有出國留學或移民計劃的朋友們來說,一定要時刻關注最新動態,做好提前準備。

中澳之間及海外新聞熱點,

澳洲收緊簽證審批

部分國家直接被“拉黑”

來源:悉尼先鋒報

《悉尼晨鋒報》4月22日報道稱,聯邦政府爲減少移民數量而收緊了簽證政策,導致部分特定國家的學生被高校“拉黑”。

這其中還包括了一所“澳洲八大名校”,不少學校已經出臺了嚴厲的措施,禁止或限制拒籤高風險國家的學生申請,例如印度和尼泊爾。

自去年年底開始,聯邦政府優先考慮審批低風險院校的簽證申請。而在本月早些時候,聯邦政府更新了澳洲高等教育機構的風險等級,有10所高校的風險等級被提高。

阿德萊德大學在致教育中介的信中表示,該校只接受20歲以下的印度本科生申請,如果申請人有學分在手,年齡上限可放寬到22歲。

此外,該校還拒絕接受任何曾被澳洲、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或英國拒籤的印度學生申請。

作爲2級風險院校,Central Queensland University致函中介稱,將不再爲印度和尼泊爾學生開設英語課程。

除研究生外,該校不再錄取任何25歲以上和/或已婚的印度和尼泊爾境外申請人。

“爲了最大程度的控制風險等級,我們現在就要採取這些措施。”

Edith Cowan University維持2級風險不變,但該校在郵件中稱,由於內政部加強審查,將不再接受印度、尼泊爾或巴基斯坦學生申請英語或學術銜接課程。

Affiliated Edith Cowan College也發郵件告訴中介,不再接受巴基斯坦和印度公民申請某些文憑課程。

高拒籤率會導致高校風險等級提高,這使得各大院校開始限制拒籤高風險國家的學生。

儘管頂尖學府可以通過簡化程序從印度等高風險國家招生,但二級和三級大學對這些學生的審覈更復雜。

內政部最新數據顯示,在截至3月的1年時間內,海外學生簽證拒籤率創歷史新高,批准率則跌至78.4%的歷史新低。

西悉尼大學在學期初取消了部分學生的註冊,以儘量減少簽證被拒的情況,該校的風險等級於本週從最高級別降至2級。

位於新州偏遠地區的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的風險等級從2級降至最低的3級。

校長Chris Moran表示,聯邦政府的改革正嚴重影響該校招收國際學生的能力。“簽證新規對小規模院校的打擊格外沉重。”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的發言人表示,該校會根據明確的趨勢和內政部的建議積極調整對真實學生的篩選標準,並對目前的簽證審批做法表示擔憂。

“我們呼籲政府徹底重新審查現行基於院校風險的模式,爲所有學生和院校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簽證審批已經變得極其難以預測,高等教育領域的拒籤率達到了至少20年來的最高水平。”

對此,內政部長Clare O’Neil的發言人表示,政府正在與教育部門合作,幫助院校應對這些改變。

“不過,我們不會爲這些改革道歉,因爲這樣做是爲了保護該體系的完整性和聲譽。”

澳洲富豪警告:

澳洲或成爲下一個中國!

自從新冠疫情過後,澳大利亞就重新迎來了創紀錄的高移民潮。

2022年過去的一年裡,有548,800名新移民涌入澳大利亞,人口快速增長。這一現象雖然在經濟層面帶來了紅利,但也加劇了澳大利亞社會的發展不平衡,使得民生問題愈加突出。

住房荒困擾民衆

住房無疑是受高移民影響最直接的領域。

澳大利亞著名商人和慈善家迪克·史密斯坦言擔憂,如果移民規模不降,到2050年澳大利亞人口將近5000萬,當地居民將不得不像中國人一樣,擠在高樓公寓里居住。

“而如果移民不得以控制,澳洲即將成爲下一個中國!”

事實上,住房危機的陰雲已經籠罩全澳。

以悉尼爲例,房價中位數高達140萬澳元,要想自住需年入293,578澳元的頂尖收入。域家租房數據也顯示,悉尼和墨爾本的空置率僅爲0.8%,租金處於歷史高位。

年輕人被矮房價和高租金完全排斥在房地產市場之外。

不斷擴張的人口給土地和房地產市場製造了巨大壓力,房價和租金在供給short缺的拉鋸作用下不斷走高。這已經嚴重影響到民衆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受到如此嚴重衝擊,年輕人對高移民問題的認知卻總是淡薄。史密斯先生批評媒體在這方面缺乏應有的引導,導致年輕羣體與高移民帶來的一系列後果失去了必要聯繫。

發展理念的失衡,又與澳大利亞政商界的利益至上主義密不可分。

史密斯直指億萬富翁"短視而貪婪",只想賺更多錢而對民生置之不理。

更爲嚴峻的是,澳大利亞的創新活力和創業潛力也可能在住房荒和民生凋敝的夾擊下漸行漸遠。

財富分配失衡使得普通民衆要將大部分收入用於房租和貸款,而無暇承擔創業風險。史密斯感慨,昔日年輕人尚能通過奮鬥買得起房子的時代或已一去不返。

呼籲暫停移民改弦更張

澳大利亞政府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控制移民規模,緩解住房、就業、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壓力。

但最新數據顯示,他們在實現既定目標的道路上面臨新的挑戰。

2023年2月,澳大利亞單月迎來超過10萬名永久和長期移民,這一數字幾乎是前一個月的兩倍,也是有史以來的新高。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劇澳洲當前的住房危機。

數據顯示,2月移民淨入境人數達10.5萬,而同期新建房屋審批數量僅爲該數的八分之一。供需嚴重失衡將推高房價和租金水平,給普通民衆帶來沉重負擔。

事實上,工黨政府此前就設定了在6月30日前將淨海外移民人數控制在37.5萬的目標。爲此,他們採取了簽證審批收緊、要求提高、限制境內轉學等措施。

但如今的形勢似乎並未朝着理想的方向發展。移民專家普遍預計,最終移民數字將遠超40萬。這意味着政府原先的目標基本無法實現。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是,去年底哈馬斯發動恐襲後,澳大利亞政府向巴勒斯坦人發放了2272份臨時簽證。

如今,這些臨時簽證有可能轉變爲永久居留許可。澳洲內政部數據顯示,今年2月已有88名巴勒斯坦人申請庇護,是1月份的近3倍。

反對黨發言人指出,這與政府之前承諾的"暫時"生活在澳洲的承諾形成矛盾。一旦這些人獲得永久身份,將無疑加重澳洲政府移民管理的壓力。

此外,澳洲移民審理制度效率低下,也可能令臨時簽證長期"臨時化"。專家估計,即使拒絕某人居留,在訴訟複覈程序下審理需時長達6到10年。

在此期間,申請人將持有工作權利的"過橋簽證",即便最後被驅逐出境的可能性也很低。去年全年僅有14人因申請失敗而被驅逐。

總的來說,移民問題依舊是澳大利亞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大困擾。無論是短期的住房危機,還是長期的制度性障礙,政府都面臨着巨大的改革壓力。

大家對此怎麼看?

中澳之間及海外新聞熱點,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