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要看收入和利潤:他們錯了嗎?

昨天 是2024年春分,今天是2024年第一個出門感覺熱到背出汗的天,下週是2024年進入Q2。

行情的變化就如時間和天氣,往往你感受到變化的時候,變化早已是常態;

但慣性就是這麼邪乎。

剛進入夏天的時候,明明是你穿多了,你卻怪今天太陽好大;

剛進入冬天的時候,明明是你穿少了,你卻怪今天風好冷。

提前看天氣預報,相信天氣預報的人,往往在衣服的增減上綜合表現會更好。

上週 拜訪了一家大約2017-2018年之間獲得頭部機構投資的賽道頭部企業,技術中國領先,只落後美國巨頭一根小拇指,創始團隊履歷算同齡人中的龍鳳級別,項目爲着解決人類更快更高更強的理想一直在耕耘,順順利利的熬過了疫情,走過了6年,但我卻在創始人眼中看不到任何勝利者的光芒。

因爲他們沒有收入,和現在要收入利潤的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偏好格格不入,彷彿因此還感到了一絲抱歉。

由於從事的是需要做大量研發投入和漫長取證週期的領域,所以需要多年燒錢,持續融資,以彌補沒有任何營業收入的經營模式。

講到BP中關於企業研發領先進展的時候,創始人還是很驕傲的,只是驕傲的不太有底氣。

因爲他們融不到錢。

大約 是在2020年,我和朋友發起了垂直於國資投資平臺的求職輔導培訓產品,當時我們判斷國資和國央企可能會是下一個商科生的重點求職方向,其原因是市場機構可預期的從業績到招聘面臨縮減,傳導到必須由國央企來做就業保障的大戶。後來從我寫這個領域的第一篇文章,到最後寫成了5萬字的小冊子,都證明了我們的邏輯是對的,並且學生非常認可。

如今2024年,國資主導的一級市場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我看來和求職市場殊途同歸,國資擔當了保障大戶,如果不是財政和國資引導基金來託這個一級市場的底,大家更沒有玩的機會了。

從應屆畢業生的就業下沉,到投資機構要收入要利潤,其實都是社會環境在逐漸的適應新的“天氣”。

要收入要利潤,對投資機構來說是一個相對理性和穩妥的選擇:

第一是由於資金端和資產端帶來的變化:

這一方面是由於科技投資時代相對於互聯網投資時代,資產端分散度更高,導致單項目收益率預期降低,進而引發了基金收益模式從追高到求穩的改變。(從項目層面講,萬倍收益已經沒有了)

另一方面是由於政府引導基金時代,募資端和資金端結構和規模改變,引發portfolio模式的改變。(地方單基金3個億規模,單項目就要3000w,從基金層面講,100w投資的時代已經沒有了,撒幣時代結束,分母和分子的關係改變)

第二是由於未來3-5年一級市場預期的變化:

要收入利潤不是投資人太保守,而是怕老闆太樂觀,不信天氣預報。

投資變化的還是傳導於募資的變化,在這一波引導基金成效出爐後,還會有第二波和第三波嗎?

如果募資越來越難,新基金越來越少,未來3-5年的融資勢必只會更難,當融資變成小概率事件,企業還能生存麼?其實17、18年已經走過了一波引導基金熱,可以看到的是當時的很多項目還是沒有收入利潤的,走到現在,環境和當初的投資建議書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投資人是吃過一些虧的。

第三是由於投資偏好的改變帶來的:

落地招商,是熱門詞,是如今一級市場最大的投資偏好。

我其實覺得現在的投資人,除了要做行業研究外,還應該集體做一下招商培訓。

地方出資要的是企業收入,要的稅收和就業帶動,要的是招商成效,不是萬倍回報。出資基金是爲了做基金招商,不是爲了投中下一個騰訊。可以讓利,但要招商。

你說你連收入利潤都沒有,怎麼貢獻招引呢?你說你不是什麼稀缺資產,怎麼貢獻招引業績呢? 我投你 的話, 在LP那邊怎麼說的過去呢?

這也是如今中國一級市場的一大奇觀啊,我稱之爲“候鳥企業”

候鳥,是一種隨季節不同週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

候鳥企業,是一種爲了融資,而配合投資人不同地方招商訴求,東南西北都可以搬遷或落地的企業。

如果企業家真的融不到資,與其研究怎麼和投資人談判,倒不如研究一下放眼全國,自己的企業在哪個地區屬於稀缺資產,同時那個地區又有引導基金。

這確實是挺奇葩的。

所以,投資人看收入和利潤,做錯了嗎?明顯沒有啊。投資人也很難啊。

當然這和企業家感到不適並不矛盾。

大家都沒錯。

2024年3月21日於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