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挺進北極:北京推動中俄聯合巡航的戰略目標

中俄海軍艦隊聯合巡航很明顯地是中共利用俄羅斯在俄烏戰爭的困局,藉俄羅斯重新推動其「挺進北極」的戰略。(圖/新華社)

最近中國與俄羅斯海軍聯合組成的一支11艘艦艇的艦隊,高調地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羣島附近航行,美軍爲此出動驅逐艦與巡邏機監控。此事不只引起美國政界對中強硬派的關注,也招來中國鷹派媒體的歡呼,外界可能都忽略了這次聯合巡航的真實背景: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失利後,中國利用俄羅斯的窘境重新取回挺進北極的戰略主動權。

這次已經是近期以來中俄第3次聯合巡航,相較於前2次在日本海,這次更接近美國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羣島,美軍爲此派出4艘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與一架P-8海神式巡邏機進行監控。當然,水下應該也有美軍與中俄的潛艇,但按慣例潛艇的活動都不會對外公開。

美中俄媒體都對聯合艦隊在阿留甲羣島附近的活動做了報導,倒是在巡航路線上的日本對此事刻意保持低調。美國國會議員指責此舉是「史無前例的挑釁」,五角大廈以「中俄艦隊在國際海域上」安撫輿論質疑;俄羅斯媒體做了簡要的報導,沒有發表更多的評論;最熱鬧的是大陸媒體,認爲這是「反制美國在臺海與南海自由航行」與「展示遠洋海軍的實力」。

中俄第3次聯合巡航,相較於前2次在日本海,這次更接近美國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羣島。(圖/中國國防部)

柴契爾夫人自由中心研究跨大西洋安全議題的分析師丹尼爾.科契斯(Daniel Kochis)發表專文指出,中俄海軍艦隊聯合巡航很明顯地是中共利用俄羅斯在俄烏戰爭的困局,藉俄羅斯重新推動其「挺進北極」的戰略。他說,中國推進其北極戰略並非首次,今年7月中國極地研究所曾宣佈計劃在北冰洋大規模部署監聽設備,並已成功地對該項技術進行實地測試。由於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利用高緯度地區科研工作掩護軍事活動,中國挺進北極已經是一個令美國不得不擔憂的問題。

中國在北極圈內的活動已進行多年,2018年中國曾以極地研究所名義尋求買或租下芬蘭凱米雅維(Kemijärvi)的一座機場,但最後被芬蘭國防部否決。凱米雅維市長解釋說,「該航線可以對北冰洋和東北航道進行觀測,這是中國和俄羅斯都很感興趣的地區。」此外,這條航線可以讓中國飛機很方便地飛越芬蘭極爲重要的羅瓦耶爾維(Rovajärvi)炮兵靶場,靶場位置正好在凱米雅維西側。

美軍派出4艘伯克級驅逐艦與一架P-8海上巡邏機對中俄合艦隊進行監控。(圖/美國海軍)

另外,五角大廈在 2019 年再次警告,中國的民間研究可能被用來強化解放軍在北冰洋的軍事活動,這可能包括在該地區部署核潛艇,這項推論可以見諸於中國學術期刊上有關北極潛艇行動研究的論文。這就是中國設置監聽設備引起美軍的恐慌的原因,因爲幾乎可以肯定中共會用它們來追蹤美國與其盟國的潛艇,就像冷戰時期美軍用水下監聽陣列來追蹤蘇聯潛一樣。這種做法最早也是以民間的海洋學研究做爲掩護,現在中共顯然也在走同一條路。

科契斯說,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加強進軍北極,去年秋天中國間諜氣球通過阿拉斯加上空的時候,加拿大在其北極水域發現了4箇中國間諜浮標,這些浮標可能被用來繪製海底地圖、監測冰層厚度或監測潛艇活動。當時智庫研究人員曾向美國軍方提出警告,但未獲拜登政府的重視。

美國國會議員指責中俄聯合巡航是「史無前例的挑釁」,陸媒則認爲這是「反制美國在臺海與南海自由航行」與「展示遠洋海軍的實力」。(圖/衛星通訊社)

由於中國並非北極國家,離北極最近的點還有800多海里,只能勉強地自稱是「近北極國家」,中國以此積極地加入各種與北極相關的組織與活動,並大量地建造破冰船,中國現在破冰船數目已是美國的2倍之多。近期中國又積極向挪威、冰島的極地研究站派遣研究人員,但是與芬蘭、瑞典的科研合作以及在格陵蘭島建立衛星天線地面接收站的提議都被叫停,之前計劃承接加拿大一座金礦也因安全理由被加國政府否決。換言之,中國對幾乎所有北極國家的投資都未達到預定的目標。

唯一的例外是對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投資,過去十年中國花費近900億美元投資北極資源開採,大部分是與俄羅斯合作。中國必須藉由俄羅斯通往北極,是目前俄羅斯對中國唯一還有優勢的地方。現在俄烏戰爭讓莫斯科實力與影響力重挫,必須靠中國提供資金與技術來開發北極資源,中國則藉着與俄羅斯的關係,重新在挺進北極的戰略中找到新的立足點。

中國與俄羅斯海軍聯合組成的一支11艘艦艇的艦隊,高調地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羣島附近航行。(圖/央視截圖)

中俄聯合巡航阿拉斯加阿留申羣島,以及中國極地研究所安裝水下監聽設備的計劃,只是讓外界看到中國挺進北極的策略正進入快速通道。美國除了在歐洲技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並在臺海抵制中國,最好也想想如何在北冰洋應對中國利用俄羅斯推動的挺進北極新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