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彈道導彈打航母技術上已解決 實戰上還有難點要克服

2019年北京大閱兵上的東風26型彈道導彈,是新開發出來專爲打擊航母等高價值軍事資產的導彈,外界認爲它是繼東風-21D之後突防能力更強的航母殺手。(圖/新華社)

美國陸軍最近一份針對中國戰術的報告中指出,解放軍常規導彈的規模已是全球最大,其導彈技術亦達最先進的層次,射程與精確度都有大幅提升。此一評估不得不讓人再次聯想起中國以彈道導彈打擊美國航母的戰術規劃,解放軍此項技術近年來有長足進步,幾個技術難點也逐漸克服,並多次測試成功。只是這種反艦彈道導彈需要的技術節點較多,其中一個環節遭到破壞就可能失效,未來在實戰環境中如何保障訊號傳輸暢通以提高命中率,仍是未來需要克服的難題。

近年來因爲中國的彈道導彈發展迅速,美軍投入大量研究針對這種的戰術武器能否實現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的策略。簡言之,不論是在南海或是臺海,中國是否能用反艦彈道導彈(即有航母殺手之稱的東風-21D或東風-26B導彈)打擊美軍戰術主力平臺航空母艦。早幾年前從航母殺手開始被某些戰術理論家提出後,曾引發不少質疑,他們認爲這種過去用來打擊固定地點的彈道導彈能否機動突防仍大有疑問,而且打擊的是一座持續移動的目標,從一開始的定位到攻擊時航母位置移動會影響彈道導彈命中率。因此從技術理論上來看,反艦彈道導彈並非實用的武器。

東風-21D是中共最早研發專門針對航空母艦的反艦彈道導彈,是最早一款航母殺手。(圖/新華社)

彈道導彈以前是用來打擊地面固定目標,現在要拿來打海上移動目標,確實會生出很多技術難點。首先是導引問題,反艦導彈無外乎紅外線導引與雷達導引兩大類。由於彈道導彈再入大氣層後速度極快,彈頭表面的空氣因磨擦而離子化,這時會嚴重干擾或阻斷紅外線或電磁波訊號,形成所謂的「黑障」。紅外線訊息受高溫影響太大,因此都是採用電磁波。

以東風-26B反艦彈道導彈爲例,它再入大氣層後會拉起平飛,並同時掃瞄目標區與接收導引訊號進行路線修正,再以高速俯衝。這時速度可達數倍音速,5-6秒就抵達海面,最後這段已無需再修正,直接用慣性導引攻擊目標。其中關鍵在於平飛段搜索時間不能太久,否則因降速太快會超出目標區,因此雷達導引頭的性能也有較高要求。

從1996年臺海導彈危機後,中共一直把擊沉美國航母的能力當作軍事發展上重要的戰略目標。圖爲美國航母卡爾文森號。(圖/美國海軍)

如果這些訊號傳輸節點都正常運作,最後彈頭高速府衝的5-6秒時間中,航母若以30節航速大約會航行75公尺,再加上導彈本身的誤差,單一彈頭直接命中航母的概率還是偏低。如果使用分散式多彈頭可以提高命中率,但如此炸藥量分散, 毀傷的效能就會大幅降低,因此解決之道是增加攻擊導彈的數量或是增加彈頭的破壞力。

由於彈道導彈打擊移動目標的命中率不高,因此解放軍的將領與一些軍事分析常會提到用飽和攻擊來提高命中率。圖爲大量彈道導彈羣攻擊航母戰鬥羣的想像圖。(圖/網路)

此外,彈頭接收目標訊號時要克服黑障問題,目前克服黑障主要是以細長彈體降低彈體電離層厚度,並使用超高頻率來穿透它,還得有衛星、空中預警機或海面艦艇的雷達做爲訊號中繼站負責傳輸。由於彈道導彈路程攻擊距離遠,飛行時間長達數分鐘,航母這段期間會遠離原先設定的位置,期間必須多次進行目標修正,並在最後攻擊階段前儘量減少彈頭對目標區掃瞄範圍,以便快速定位。這樣的訊號傳輸系統已經相當於一整套類似控制運載火箭飛行的數據鏈,才能完成導彈持續修正路徑的作業。目前中國已有大量類似天鏈2號的軍用中繼衛星,配合高頻通訊與彈體改良,已經可以解決反艦彈道飛彈再入式彈頭黑障通訊問題。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發現與持續跟蹤航母,前蘇聯是使用軍用的監視衛星網路,現在則大量使用空中預警機、或戰場偵察機等來持續監控航母動向,並將資料提供給飛行中的導彈。

美軍已多次測試運用陸基與海基發射標準3型反衛星導彈來攻擊敵方軍事衛星,以削弱其彈道導彈的威力。圖爲陸基神盾系統發射反衛星標準3型導彈。(圖/美國海軍)

從整套反艦彈道導彈的作業看來,從發射前一直到攻擊目標,需要協同作業的平臺不少,數據傳輸過程亦相當複雜。即便都能順利進行,到最後攻擊階段的命中率仍不是很高。不過,航空母艦是超高價值的軍事資產,值得多發射幾顆來提高命中率。但是這樣的系統比較脆弱的反而是協同作業的平臺,如衛星、預警機或大型水面艦艇等,都容易遭敵方破壞或攻擊,一旦數據傳輸節點被破壞,反艦彈道導彈的效能就更難發揮。美軍近幾年積極開發可以從海面直接攻擊近地軍用衛星的導彈,例如標準3型,正是爲了應對反艦彈道導彈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