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納入中國700年的村莊,如今1/5被印度侵佔,600米外駐紮印軍
前言
很難想到,我國有個村莊竟然每天生活在印度的軍事威脅之下,距離印度非法佔領的區域更是僅有600米。
而在這個村莊周圍最高的制高點上,印軍還修建了許多碉堡。
印軍修建了盤山公路,並建造各種軍事設施,時刻監控河對岸的動靜
從那裡往下俯瞰,可以將我國的這個小村莊一覽無餘,而印軍洞口裡的槍口更是指向這個村莊。
如今的典角村,如果從高處俯瞰,可以看到整個村莊的佈局是一個“國”字
這個村莊就是典角村,被納入中國版圖已經有700年的歷史了,總面積有1950平方公里。
但令人氣憤的是,其中還有超過1/5(450平方公里)被印度非法佔領,如今更是成了印軍妄想蠶食我國領土的前沿陣地!
戰略要地典角村
典角村位於西藏阿里地區噶爾縣,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交匯處,是守衛阿里地區通往克什米爾地區的戰略要衝。
從這裡,獅泉河向西北蜿蜒流去,切穿拉達克山脈後進入克什米爾。
因此典角村不僅是我國牧民世代放牧的草場,更是阻止外敵進犯阿里高原的戰略要塞。
不僅如此,典角村的命運,其實早就與中國大地的命運緊緊相連。
在東漢時代,這一帶就歸屬於中原王朝的版圖,羅布林卡、小蕃、大蕃等小國都是中央賜予的稱號,長期向漢王朝納貢,表達臣服。
及至吐蕃王朝興起,該地區也曾被納入統治之下,更是修建了具有防禦作用的熱拉城堡。
如今這座巍峨城垣的遺址,仍矗立在村外,雄偉壯觀,昭示着中央王朝統治的歷史沉澱。
可見這片土地,自古就是中華民族家園的一部分。
印度虎視眈眈,不斷侵吞中國領土
雖然擁有數百年的歷史淵源,但自從近代以來,這片祖國的土地就再也難逃被外族覬覦和蠶食的命運。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政權就曾多次對屬於中國的阿里地區肆意擴張,導致如今典角村西北方450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非法竊占。
據史料記載,早在19世紀中期,英國殖民者就開始覬覦這片富饒的高原美地。
他們認爲,一旦控制了拉達克和阿里,就等於擁有了進一步向西藏腹地推進的通道。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英國人試圖通過多次外交談判,將這片地區的主權劃歸印度。
但在面對中方堅決反對的情況下,他們未能如願。
然而,在軍事力量的壓迫下,被迫休慼與共的清王朝只能時而作出一些口頭上的抗議,卻未能阻止英軍不斷向西藏腹地蠶食。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英國藉助"脣亡齒寒"之理,強行在拉達克地區設立了邊界查驗處。
從那時起,英軍就開始不斷用武力威脅阿里地區的牧民。
最終在1958年徹底佔領了典角村西北的450平方公里土地,將其劃入了印度版圖。
從此這片本應屬於中國的領土便被迫與祖國分離。
而在那些年裡,印度人對此地的佔有也愈演愈烈。
他們在典角村的周邊哨所和營地,不斷加固和擴建,並將駐軍人數從最初的幾十人增加到數千人。
更令人痛心的是,如今佔據典角村對面山頭的印度軍人已經在那裡修建了一個個黑洞洞的碉堡,直接對準我們的村落。
村民們每天都生活在槍口之下,一旦爆發衝突,這個小村就將成爲第一個犧牲品。
無數血淋淋的歷史資料也顯示,每逢中印對峙升級,這一帶總會發生一些遭人痛斃、家破人亡的慘劇。
很多無辜村民在噩夢般的夜晚,都曾遭遇過印軍的暴力驅趕,有的甚至被無情地打死在家園之中。
這一幕幕血腥畫面,無不昭示着佔領者對這片土地的野蠻統治。
然而即便身處險境,面對來自印軍的威脅,典角村村民們並未畏手畏腳,對於捍衛家園的決心更是從未動搖。
日復一日,在茫茫高原,村民們牧放着自己的牛羊,徜徉於各處牧場,駐足於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他們的足跡,就是對國土主權最好的維護。
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環境
近年來,政府也意識到了邊疆的重要性,開始加大對邊境村落的民生投入。
得益於相關補貼和援助項目,如今的典角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爲我國著名的"邊境第一村",典角村現在可謂是應有盡有,各項基礎設施配套完善。
村民們告別了過去居住在簡陋土坯房的日子,現如今都住進了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別墅式新房。
據瞭解,這種被當地人稱爲"第五代房"的現代住宅,一戶只需支付幾萬元就可購入產權,其餘建房費用均由政府補貼。
因此,百分之百的村民家庭都實現了住房現代化。
除此之外,村裡也實現了供電供水的"雙通"。
爲了解決以前缺乏電力資源的窘境,村裡新建了兩個光伏發電站。
現在不但可以滿足日常生活用電需求,還可爲各家新房配備舒適的空調設備。
在道路建設方面,村裡也趕上了現代化的發展潮流。
現如今,所有村道都已經實現水泥硬化、路燈亮化和綠化,並通往幾公里外的主幹公路,村民出行的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此外,村裡還新建了一系列基礎設施,讓羣衆的生活質量極大提高。
可以說,典角村現在無論在居住環境還是生活設施方面,都已經達到了現代化的標準。
除了基礎設施的改善之外,當地政府還爲村民提供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切實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
據瞭解,目前每個村民每年都可領取約1萬元的各類補貼,這包括草場補貼、邊境補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等等。
而且,無論是村民合作醫療參保率,還是義務教育入學率,如今都已達到了98%和100%。
可以說,政府的一系列民生政策有效地提高了典角村民"依邊致富"的積極性。
而當他們在基本生活無憂後,對於村落的依戀和對於家園的捍衛也就更加堅定。
如此一來,這些邊民羣衆就成爲了維護國家主權的鐵桿力量,是對抗外來侵略者最可靠的屏障。
邊防戰士英勇鬥志,傾力護衛疆土
守護邊界並非邊民一家之力所能承擔。
離開典角村30公里處,就駐紮着一所負責轄區安全的邊防派出所。
多年來,無數戰士就是這樣輪番在邊關戍守,24小時待命,時刻警惕着印軍的一舉一動。
除了固定崗哨,他們還經常深入羣衆,開展巡邏排查。
由於這個村莊所處的位置有點偏遠,我們日常所用的普通衛星地圖只能看清大致輪廓,但這肯定不夠。
所以在沒有專業設備的情況下,邊防派出所中一位叫索朗曲扎就獨自畫出了一幅轄區地圖。
圖爲索朗曲扎用鉛筆繪製地圖
記錄下沿途每一處山峰、河流,每一個草場碼頭的方位。
圖爲索朗曲扎正在修改自己的手繪地圖
而另一位張昌虎教導員,則積極發展本地牧民加入護邊員的行列,充分利用他們"人熟、地熟"的優勢,維護邊境安全。
可以說,這些英勇的戰士已與典角村的邊民融爲一體,共同守護着這片土地。
而他們在偏遠地區孤軍奮戰的故事,更昭示着祖國永不放棄任何一寸疆土的堅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