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賽事紛紛取消!“天馬2.0”有什麼“底氣”如期鳴槍?
繼去年“天馬”迴歸主城區,並被評爲當年“最值得期待的馬拉松賽事之一”後,“天馬2.0”昨天正式開啓。
10月份,歷來是馬拉松賽事的旺季。不過之前有報道說,河南、安徽、湖南等多個城市原定在此期間舉行的賽事,因賽制發生改變,或以場館、賽道存在安全隱患,或以報名人數不足爲由,突然官宣延期或取消。爲此曾有人擔心,今年的天津馬拉松,還能按時舉行嗎?
今天,2024天津馬拉松不僅如期鳴槍,而且報名人數大大超過去年——數據顯示,今年“天馬”共有超過12萬人參與報名,比去年增長近三成,其中外地報名者佔比超一半。很多人不禁要問,“天馬2.0”有什麼“底氣”如期鳴槍,而且愈發受到關注?
因爲,天津是一座“奔跑”的城市!
天津自古是北方傳統體育重鎮。天津是中國籃球運動的發祥地,還率先引進了足球,大力推廣網球、羽毛球、檯球等。1907年,南開大學的創始人張伯苓先生在天津首次提出了“中國要早日加入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夢想,使天津成爲中國最早呼喚奧運的城市,濃厚的奧運情結從此根植於天津人民心中。
體育理應成爲現代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座城市人文底色的重要拼圖。一代代天津體育健兒在建設社會主義體育強國的奮鬥中,開創了“銳意進取、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爭創第一”的天津女排精神、以“忠誠、創新、工匠、奉獻”爲核心的全運精神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天津體育文化。近年來,“運動之都”“排球之城”和體育強市建設的加快推進,更讓全民健身在津沽大地蔚然成風。
據報道,本屆“天馬”參賽選手中最大年齡81歲,最小年齡13歲。此外,還有4090組家庭報名,經抽籤確定了800組家庭,約2400人蔘賽。從專業選手到大衆百姓,從年過古稀的老人到中小學生,馬拉松“便民、利民、健民”的特點,將進一步推動享受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馬拉松的賽場上,無數個跑者的故事伴隨着馬拉松的賽道不斷向前,與時代共奔跑,一起見證整個城市的奮進。連續舉辦馬拉松賽事,收穫的不僅是公衆的參與熱情和口碑,還烙印下一座城市的人文風采。
因爲,天津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市!
很多人說馬拉松賽場是“奔跑的城市會客廳”,它爲城市提供了一個廣大的推廣平臺,是一項“多功能”的體育賽事。“天馬”的如期舉行,無疑能夠讓城市的旅遊品牌推廣、城市形象提升,起到其他體育賽事難以替代的作用。
海河上波光粼粼、五大道風情萬種、意式風情區古樸典雅、天開高教科技園朝氣蓬勃……在線路設計上,本屆賽事既延續了上屆比賽途經的多個地標性景點,又作了進一步的優化調整,既包含着現代化大都市的繁華,又展現着老城市的韻味。
通過幾個小時的奔跑、幾十公里的賽道,秀出城市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更能讓全國觀衆通過央視的直播鏡頭、參賽者們的朋友圈,欣賞到天津的城市風貌,多方位瞭解天津津派文化、歷史風貌建築和現代化發展成果。每一位參賽者都將用自己的步伐,爲天津這座城市的畫卷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用心跳與步調的同頻共振,共同繪製出一幅充滿力量與希望的城市奔跑畫卷。
因爲,天津是一座開放的城市!
一場大型賽事的舉辦,既考驗了城市的規劃能力、建設水準和管理能力,同時還需要多方聯動,對賽事組織、後勤保障、賽後服務等各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前,一些地區由於準備不充分,導致在馬拉松賽事中出現意外,仍然讓很多跑者心有餘悸。
“天馬”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每一位天津市民的熱情支持。志願者們從賽前檢錄、現場指引到物資補給、醫療救援,每項工作細緻入微;無數市民搖旗吶喊,爲素不相識的選手加油助威……展現出一座宜居宜業、包容開放的現代化大都市的模樣。
我們看到,在賽事物資保障方面,天津組委會將向選手提供3.2萬個參賽包和3.42萬個完賽包,其中參賽包配備了共計20萬份的9類物品,完賽包配備了共計26.44萬份的8種食品,以及完賽毛巾和完賽獎牌;賽事還將設置23個沿線固定醫療站,6個噴淋站,4個肌肉舒緩噴霧站和8個收容站,向選手提供補給物資共計31.74萬份,冰爽舒緩噴霧2500瓶……此外,在志願者服務方面,組委會從市內13所高校共招募志願者5500人,比去年增加了500人。這一切完備的安排,無疑能夠讓每一位參賽者都跑得更安心。
當然,所有的努力都是雙向的。通過積累賽事舉辦經驗、充分調動城市資源,無疑也會助力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爲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大空間。
城市馬拉松不僅是一項全民健身運動,也是一座城市激情奮進的生動寫照。所有的遠大抱負,都需要專注腳下,來避免淪爲毫無意義的空談;只有邁開步子向前,每一步纔是進步——也許,這正是馬拉松帶給我們的啓示。如同跑者向着目標奮力衝刺,天津這座“奔跑”的城市,也必將有着無限精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