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園區環差案再審 用水用電擬增超過1倍

竹科管理局今天把「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用地銅鑼科學園區開發計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第六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送至環保署環評大會專案小組審查。(報系資料照)

竹科管理局今天把「新竹科學園區第四期擴建用地銅鑼科學園區開發計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第六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送至環保署環評大會專案小組審查,提及因有積體電路業者進駐,因此擬大幅增加用水及用電,專案小組要求應就本次變更用水量及用電量增加,強化說明需增加原因,並就衍生空氣污染物、酸性氣體、廢棄物量增加情形,補充影響評估及處理對策。

開發單位指出,此次環差包括用地面積及配置調整、變更用水量及用電量及放流水排放位置、承諾值及水量調整,其中用水量擬從原本的1萬6000CMD增加至3萬5600CMD,用電量則擬從1原本的17萬4700KW增加至47萬6830KW。

針對用電量及用水量大幅增加,開發單位指出,積體電路晶片製造廠商承諾使用中水達3600 CMD,而積體電路晶片製造廠商建置至少契約容量20%的綠能,進駐的積體電路晶片製造廠商承諾加入RE100,未來將逐步達成100%使用 再生能源之目標,而環差通過後進駐廠商,屋頂可設置面積之50%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施。

但專案小組認爲,開發單位應就變更用水量及用電量增加,強化說明需增加原因,也應說明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減方式,也要求變更後新進駐的積體電路晶片製造廠商再生能源使用比率應達2025年25%,2040年45%及2050年100%。

並要求開發單位應就本次變更用電量明顯增加,補充說明用電來源及尖峰用電時段之因應方式;及就本次變更用水量明顯增加,補充說明取水來源及枯水期之因應方式;加強再生水利用與雨水貯留利用規劃等要求後補正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