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衝擊 團膳業者比去年還慘

這波本土疫情爆發,中小學陸續有大規模停課,專營學校營養午餐的團膳業者大受衝擊,卻沒在這次的紓困補助範圍,業者大吐苦水。圖爲年初寒假來臨,小學生戴口罩放學迎接假期。(本報資料照片)

Omicron本土疫情導致中小學及幼兒園大規模停課,而對負責營養午餐的團膳業者來說,停課等於沒工作、沒收入。業者說,學校午餐屬專營性質,是做政府生意,今年疫情比去年還慘,但這波紓困卻沒有納入團膳業者,盼中央跟上腳步,苦民所苦。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各行各業深受打擊,行政院26日宣佈推出新一波振興措施345.6億元,估計有89.9萬人受惠,卻不包括團膳業者。

去年同期同樣面臨本土疫情爆發,政府推出「團膳業者紓困4.0」,其中包含補助高中以下學校已備食材的成本損失;而業者營運和薪資補貼部分,有稅籍登記的商業服務業者,2021年5至7月任1個月營收較2019年同月或2021年3至4月月營收減少5成以上,將補貼全職員工數每人4萬元。

但今年本土疫情更甚以往,爲因應新一波疫情衝擊,立法院26日透過朝野協商,紓困及振興特別條例延長1年至明年6月30日,振興經費345.6億元,其中127.5億由特別預算支應。

中華民國餐盒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明信表示,去年餐飲業者若營業額較之前同期衰退5成就有補助,但今年餐飲業紓困只針對店面,然而今年疫情比去年更嚴峻,行政院補助不應限縮在部分餐飲業者。

陳明信說,政府要求團膳業者專營營養午餐,目前營養午餐的價格也都是配合縣市政府,營運上相對困難;且很多員工都是二度就業,領時薪或日薪,停課等於沒工作和收入,政府對團膳業的照顧應該更多。

他說,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學校採遠距教學或停課,但22縣市中僅臺北市補貼團膳業者臨時停餐的食材損失和人事費用,現在竟是地方比中央先行,大有爲的政府更應苦民所苦。

全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遊家慶指出,現在學校停課率非常高,已經進來的食材,如果退不掉就只能自行吸收,當務之急是訂定臨時停課的補償機制,否則午餐退費讓人十分頭痛。

遊家慶說,目前只有臺北市有補貼措施,其他縣市都沒有,這是很不公平的待遇,希望各縣市政府能儘快跟進。